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証的意思解释

言部12画左右结构U+8A3C

言部

12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YGHG

YRMYM

SAII

01611

U+8A3C

411125112121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谏正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証,諫也。”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証,諫証。”

同“證”。《正字通•言部》:“証,與證通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“證”的异体字。

详细解释

谏正。

证谏。《战国策 · 齐策一》:士尉以证靖郭君,靖郭君不听。→證的异体字(07937)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谏言。

证谏。

2.用可靠的凭据来证实或断定。同“證”。

3.凭据;证件。同“證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rove, confirm, verify; proof
  • beständig machen, dicht machen
  • admonest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之盛切,音政。說文》:諫也。戰國策》:士尉以証靖郭君,靖郭君不聽。

又,人名。唐書・宗室表》:司農卿証。

又,《集韻》:諸盈切,政平聲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証〕字拼音是zh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正

〔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èng] ⑴ 谏正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証,諫也。”《廣韻•勁韻》:“証,諫証。”⑵ 同“證”。《正字通•言部》:“証,與證通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之盛切頁碼70頁,第34

証諫也。从言正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真性反頁碼199頁,第5行,第1

証諫也。從言正聲,讀若正月。

鍇注臣鍇按:孔子曰:「諫有五。」然則証爲直諫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之盛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369頁,第4許惟賢166頁,第5

証諫也。

段注《呂覽》士尉以証靜郭君。高曰:証,諫也。今俗以証爲證驗字。遂改《呂覽》之証爲證。

从言。正聲。讀若《正月》。

段注之盛切。十一部。按古音凡正皆讀如征。獨言《正月》者,隨舉之耳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言、正聲。楷書同。「証」的本義為勸諫督正,勸諫督正必需用言語,因此「証」字從「言」表義;從「正」聲有兼義的功能,「正」的本義是督正、糾正,「証」要勸諫督正別人,當然要用「正確」的道理、方法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