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
意思解释
遵
zūn基本解释
◎沿着,依照,按照。~守。~照。恪~。~循。~行。~养时晦。
详细解释
介词
◎(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尊声。本义:顺着,沿着) 同本义。
遵,循也。 遵大路兮。 女执懿筐,遵彼微行。 遵四时以叹逝,瞻万物而思纷。 遵江夏以流亡。
遵依(遵照);遵巡(顺着;沿着);遵序(依次,顺着次序);遵时(顺应时势);遵海(沿着海岸);遵陆(沿着陆路)
in the same direction as;
◎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不遵典宪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遵上之约束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欲遵太祖法。——《明史》又
遵尧(遵行唐尧的施政方法);遵义(依从正义);遵节(依照法律节度);遵旧(依照旧有的法规);遵约(遵照约定);遵承(遵照,遵从);遵例(依照成例);遵效(依照仿效)
abide by; observe;
国语辞典解释
遵
zūn详细解释
动
1.顺著、循著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哀郢》:“去故乡而就远兮,遵江夏以流亡。”《文选 · 陆机 · 文赋》:“遵四时以叹逝,瞻万物而思纷。”
2.依照。
《书经 · 洪范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”《史记 · 卷四 · 周本纪》:“西伯曰文王,遵后稷、公刘之业,则古公、公季之法。”
遵命。
外语翻译
- obey, comply with, follow; honor
- bemerken, beobachten , befolgen, gehorchen, einhalten (V)
- observer, se conform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𨘊 、 𢍲
《唐韻》:將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蹤倫切;《等韻》:祖倫切,𡘋音嶟。《說文》:循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遵彼汝墳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率也,行也。習也。《書・洪範》:遵王之路,遵王之道。《儀禮・鄕射禮》:大夫有遵者,則入門左。【註】言鄕之爲大夫者,能以禮樂化其民,使遵法之,故曰遵者。
又,叶徂全切,音牋。李尤〈德陽殿賦〉:曰若炎唐,稽古作先;於赫聖漢,抗德以遵。
注解
〔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遵〕字拼音是zū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尊,五行属金。
〔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尊声。本义是顺着,沿着。
〔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ūn] ⑴ 沿着,依照,按照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將倫切頁碼第52頁,第23字續丁孫
𨗕
異體遵
循也。从辵𢍜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蹤民反頁碼第152頁,第3行,第3字述
循也。從辵尊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將倫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81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5頁,第10字
循也。
段注遵循曡韵。見《釋詁》。
从辵。尊聲。
段注將倫切。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
遵,顺着道路、沿着某个方向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尊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辵、尊聲,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尊」為聲符,可能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尊」字本義為一種酒器,不過,文獻多用為「推重」、「尊崇」之義,「遵」必有所主之方向,與「尊」義相關,故「遵」從「尊」聲可以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