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
意思解释
朝
zhāo基本解释
①早晨。~阳。~晖。~暮。~霞。~气。~思暮想。~令夕改。~秦暮楚(喻反复无常)。
②日,天。今~。明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下为“莽”字,中间为“日”,“月”。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,月亮还未落,是早晨。本义:指日出到早餐时,泛指早晨。
2.同本义。
朝,旦也。 朝,早也。 自朝至于日中。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。 温恭朝夕,执事有恪。 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 江陵。 朝露待日晞。 朝雨浥轻尘。 朝歌夜弦。(弦:弹琴。)
朝雉徒歌(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);朝趁暮食(形容穷苦,早上挣到钱,晚上才得吃);朝上;朝夕乌(同“朝夕鸟”。朝去暮归的乌鸦);朝夕相处(彼此天天在一起);朝日(早晨初升的太阳);朝旦;朝不及夕(极言处境危急);朝升暮合(谓零碎地籴米。形容生活艰难,勉强度日);朝成暮遍(早晨刚写成,晚上就到处流传。形容文章流传迅速);朝成暮毁(形容翻新之速);朝夷暮跖(早被誉为伯夷,晚被贬作盗跖。形容时论毁誉多变);朝欢暮乐(终日欢乐;日夜寻欢作乐);朝市(早市)
morning;
3.早餐 。
朝舗(早晨餐食)
breakfast;
4.指短时间 。
朝旦;朝昔;朝昼
moment;
5.日;天。
虽与之天下,不能一朝居也。 三战之所亡,一朝而复之。
今朝;明朝
day;
6.姓。
7.另见 cháo。
朝
cháo基本解释
①向着,对着。~向。~前。~阳。坐北~南。
②封建时代臣见君;亦指宗教徒的参拜。~见。~拜。~圣。~香。~仪。
③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,发号施令的地方,与“野”相对。~廷。上~。退~。~野。~政。~臣。~议。~房。
④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;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。~代。唐~。
⑤〔~鲜族〕a.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于吉林、黑龙江和辽宁等省;b.朝鲜和韩国的民族。
⑥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日在草中,从月。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。( zhāo )本义:早晨。
2.早晨省亲,子、媳向父母、公婆请安。
晨见曰朝…子于父母、妇于舅姑皆是。 昧爽而朝。(昧爽:黎明。朝:省视父母) 邦君诸侯,莫肯朝夕。(夕:指晚上省视帝王)
wish sb. good health;
3.朝见,封建时代臣见君。
盛服将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 相如每朝时,常称病。 燕、 赵、 韩、 魏闻之,皆朝于齐。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。
have an audience with(a king, emperor,etc.);
4.使…朝见。
欲辟土地,朝秦楚。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。
朝冠(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);朝参(上朝参谒);朝天(拜见天子、天帝)
5.宗教徒参拜 。
朝贺;朝圣;朝山(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)
make a pilgrimage to;
6.泛指拜见。
常先朝陵夫人上食,然后敢归家。
visit;
7.会聚;召。
耆老皆朝于庠。
assemble;
名词
1.朝廷。古时亦称:朝堂,朝宁,朝冶,朝苑,朝省,朝家。
赐带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(趋:快步走。) 易之以百金,献诸朝。
朝国(朝廷,国家);朝典(朝廷的典章礼制);朝使(朝廷派出的使者)
imperial court;
2.朝代,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唐朝;清朝
dynasty;
3.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[emperor’s reign]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(两朝: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。) 当是时,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。
三朝元老;一朝天子一朝臣
4.政府 。
朝官;朝奉(原为宋代官名,后通称富翁、土豪或管事的)
government;
5.朝政,国家大事 。
不听朝;朝柄(朝政的权柄)
the affairs of state;
6.朝班,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。又称:朝列,朝次,朝序,朝伦;朝部;朝著。
courtier class;
介词
1.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。
银烛朝天紫陌长,禁城春色晓苍苍。
朝前看;大门朝东开;应该朝好的方面想
on; toward;
2.另见 zhāo。
国语辞典解释
朝
zhāo详细解释
名
1.早晨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何草不黄》:“哀我征夫,朝夕不暇。”《论语 · 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春朝。
2.日、天。
《孟子 · 告子下》:“虽与之天下,不能一朝居也。”
有朝一日、成功在今朝。
3.姓。如隋代有朝景焕。
形
◎有活力的。
朝气蓬勃。
朝
cháo详细解释
动
1.古代见人皆称“朝”。多用于卑见尊、下见上。如臣下进见君长、晚辈问候长辈。诸侯相拜见也称为“朝”。
《国语 · 鲁语下》:“公父文伯退朝,朝其母,其母方绩。”《孟子 · 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将朝王。”
2.参拜神明。
《花月痕 · 第三回》:“前年三月初三夜,忽来与我作别,说要去南海朝观音。”
朝圣、朝山。
3.对、向。
朝东、朝前。
名
1.旧时君王听政、办事的地方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。”
朝廷。
2.某一世系帝王的统治时期,或某位君王的统治时期。
汉朝、唐朝、崇祯朝。
3.姓。如隋代有朝景焕。
两岸词典解释
朝
cháo详细解释
1.古代拜见天子、诸侯。
朝贡、朝参、朝见。
2.参拜(神明、圣地)。
朝圣。
3.朝代。也指某个君王统治时期。
商朝、三朝元老、康熙朝。
4.朝廷(与“野”相对)。
在朝、入朝。
5.介词。引进动作的方向或对象,相当于“对著”、“向”。
坐南朝北、手心朝上、朝理想迈进。
6.姓。
外语翻译
- dynasty; morning
- Dynastie, Herrscherhaus (S), Kaiserhof, Hof, Regierung (S), Regierungszeit eines Herrschers (S), (beim König, Kaiser usw.) eine Audienz haben (V), eine Pilgerfahrt machen, pilgern, wallfahren (V), nach … hin, gegen, auf … zu, in Richtung auf (Konj), (English: speak out boldly) , Frühe, Morgen (S)
- petit matin, matin, jour, cour impériale, dynastie, vers, en direction 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晁
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𡘋陟遙切,音昭。《說文》:旦也。从倝舟聲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朝,早也。《詩・鄘風》:崇朝其雨。【傳】崇,終也,從旦至食時爲終朝。
义又,朝鮮,國名。
义又,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朝氏,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;唐日本人朝衡;漢鼂錯,亦作朝。
又,《廣韻》:直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馳遙切,𡘋音潮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陪朝也。【註】臣見君曰朝。《書・舜典》:羣后四朝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春見曰朝。【註】朝,猶早也,欲其來之早。《禮・曲禮》:天子當宁而立,諸公東面,諸侯西面,曰朝。【疏】凡天子三朝,其一在路門內,謂之燕朝;其二是路門外之朝,謂之治朝;其三是臯門之內、庫門之外,謂之外朝。又,〈王制〉: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。
义又,同類往見亦曰朝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臨邛令謬爲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
义又,郡守聽事亦曰朝。《後漢・劉寵傳》:山谷鄙生,未嘗識郡朝。
又,《集韻》:追輸切,音株 —— 朝那,縣名。
又,《韻補》叶陳如切。《急就章》:向夷吾竺諫朝。《易林》:赤帝懸車,廢職不朝。叔帶之災,居於氾廬。
又,叶蚩於切。王逸〈九思〉:望舊邦兮路逶隨,憂心悄兮心勤渠;魂煢煢兮不遑寐,目眇眇兮寤終朝。
又,叶張流切。韓愈〈祭𥠇員外文〉:罔有疑忌,惟其嬉遊;草木之春,鳥鳴之朝。
又,叶株遇切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賈生矯矯,弱冠登朝;遭文叡聖,屢抗其疏。
又,叶直照切。陸雲〈夏府君誄〉:既𥠇其績,英風彌邵;天子有命,曾是在朝;頻繁帷幄,祇承皇耀。
又,叶直祐切。韋孟〈在鄒〉詩:微微小子,既耇且陋;豈不牽位,穢我王朝。
注解
〔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月部。
〔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āo、ch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龺、月,五行属金。
〔朝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日在草中,从月。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。( zhāo )。本义是早晨。
〔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āo] ⑴ 早晨⑵ 日,天㈡ [cháo] ⑴ 向着,对着⑵ 封建时代臣见君;亦指宗教徒的参拜⑶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,发号施令的地方,与“野”相对⑷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;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⑸ 〔~鲜族〕a.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于吉林、黑龙江和辽宁等省;b.朝鲜和韩国的民族。⑹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陟遙切頁碼第219頁,第2字續丁孫
𦩻
異體朝
旦也。从倝舟聲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不从倝,亦不从舟,象日在艸中,旁有水形。」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此朝暮之朝字,日已出茻中,而月猶未沒,是朝也。古金文省从𠦝,後世篆文从倝,舟聲,形失而義晦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知潮反頁碼第558頁,第2行,第1字述
旦也。從倝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朝旦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陟遙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232頁,第3字許惟賢第541頁,第6字
旦也。
段注旦者,朝也。以形聲會意分別。《庸風》。崇朝其雨。傳云:崇,終也。從旦至食時爲終朝。此謂至食時乃終其朝。其實朝之義主謂日出地時也。《周禮》。春見曰朝。注曰:朝猶朝也。欲其來之早。《毛詩》叚輖爲朝。《周南》。惄如輖飢。傳云:輖,朝也。此謂叚借也。
从倝。舟聲。
段注陟遙切。二部。按舟聲在三部。而與二部合音冣近。《毛詩》以周聲之調輖爲朝。則朝非不可讀如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