斡
意思解释
斡
wò基本解释
①杓柄;瓢把。《説文•斗部》:“斡,蠡柄也。”
②旋转;运转。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斡,轉也。”
③姓。《奇姓通》:“斡道仲,靈武人,其先從夏主遷興州,世掌夏國史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斗,倝( gàn )声。本义:勺把。
2.同本义。
斡,蠡柄也。
handle of a ladle;
3.古小车轮。
斡…扬雄杜林说皆以为轺车轮斡也。
wheelet;
动词
1.旋转。
斡,转也。 斡弃周鼎。
斡旋天地(转变世界);斡流(流转);斡运(旋转运行);斡维(运转的枢纽);斡萦(旋转;运转);斡转(运转)
turn;
2.挑,负。
也强如提关列窖,也强如斡担挑箩。
carry;
3.挖;掏取 。
斡刺(挑刺;找岔儿)
dig;
斡
guǎn基本解释
①车毂孔外围金属包裹的圆管状部分。《説文•斗部》:“斡,揚雄杜林説,皆以為軺車輪斡。”《集韻•緩韻》:“輨,《説文》:‘轂端沓也。’或作斡。”按:一说为小车轮。
②主管。《漢書•食貨志下》:“(桑弘羊)盡代(孔)僅斡天下鹽鐵。”
国语辞典解释
斡
wò详细解释
名
1.瓢柄。
《说文解字 · 斗部》:“斡,蠡柄也。”
2.姓。如唐代有斡道中。
动
◎运转、旋转。
《说文解字 · 斗部》“斡”字 · 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必执其柄而后可以挹物,执其柄则运旋在我,故谓之斡,引申之,凡执柄枢转运皆谓之斡。”《文选 · 贾谊 · 𫛳鸟赋》:“斡流而迁兮,或推而还。”
居中斡旋。
外语翻译
- revolve, rotate, turn
- drehen, rotieren , Wo (Eig, Fam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烏括切;《正韻》:烏活切,𡘋音睕。《說文》:蠡柄也。揚雄、杜林說:皆以軺車輪斡。《玉篇》:轉也、柄也。《增韻》:旋也、運也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斡棄周鼎,寶康瓠兮。【又】斡流而遷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緩切,音管 —— 輨,或作斡。《前漢・百官公卿表》:斡官。【註】如淳曰:斡音筦,或作幹 —— 斡,主也,主均輸之事。
义又,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欲擅斡山海之貨。【註】師古曰:斡謂主領也。
注解
〔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斗部。
〔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ò、g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倝、斗,五行属木。
〔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斗,倝( gàn)声。本义是勺把。
〔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ò] ⑴ 杓柄;瓢把。《説文•斗部》:“斡,蠡柄也。”⑵ 旋转;运转。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斡,轉也。”⑶ 姓。《奇姓通》:“斡道仲,靈武人,其先從夏主遷興州,世掌夏國史。”㈡ [guǎn] ⑴ 车毂孔外围金属包裹的圆管状部分。《説文•斗部》:“斡,揚雄杜林説,皆以為軺車輪斡。”《集韻•緩韻》:“輨,《説文》:‘轂端沓也。’或作斡。”按:一说为小车轮。⑵ 主管。《漢書•食貨志下》:“(桑弘羊)盡代(孔)僅斡天下鹽鐵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烏括切頁碼第473頁,第2字續丁孫
斡
蠡柄也。从斗倝聲。楊雄、杜林說:皆以爲軺車輪斡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烏末反頁碼第1104頁,第7行,第1字述
蠡柄也。從斗倝聲。楊雄、杜林說,皆㠯爲軺車輪斡。
鍇注臣鍇曰:「蠡所以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烏括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6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47頁,第3字
蠡柄也。
段注此蠡非蟲齧木中。乃本無其字依聲叚借之字。見瓢字下。又見𧯷字下。《方言》則从瓜作矣。楊雄曰:瓢也。郭云:瓠勺也。判瓠爲瓢以爲勺。必執其柄而後可以挹物。執其柄則運旋在我。故謂之斡。引申之,凡執柄樞轉運皆謂之斡。賈誼《鵩鳥賦》云斡流而遷,張華勵志詩云大儀斡運皆是也。或叚借筦字。《楚詞》云:筦維焉繫。天極焉加。或作幹字。程氏瑤田云:《考工記》旋蟲謂之幹。葢斡之譌也。
从斗。
段注瓢亦枓之類。故从斗。
倝聲。
段注烏括切。古音在十四部。《匡謬正俗》云:斡音筦。不音烏活反。引陸士衡《愍思賦》爲證。按其字倝聲。則顏說是也。然俗音轉爲烏括切。又作捾,作𣁳。亦於六書音義無甚害也。
楊雄,杜林說皆㠯爲軺車輪斡也。
段注《漢志》。楊雄《倉頡訓纂》一篇。杜林《倉頡訓纂》、《倉頡故》各一篇。軺車者,小車也。小車之輪曰斡。亦取善轉運之意。亦本義之引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