祳
礻部11画左右结构U+797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時忍切;《集韻》:是忍切;《正韻》:時軫切,𡘋辰上聲 —— 同「脤」,祭社生肉也。《說文》:社肉,盛以蜃,故謂之祳,天子所以親遺同「姓」。《春秋傳》曰:石尚來歸祳。
注解
〔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祳〕字拼音是sh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辰。
〔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èn] ⑴ 古同“脤”,古代祭祀用的生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時忍切頁碼第4頁,第17字續丁孫
祳
社肉,盛以蜃,故謂之祳。天子所以親遺同姓。从示辰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石尙來歸祳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禪軫反頁碼第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社肉,盛以蜃,故謂之祳。天子所以親遺同姓。從示辰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石尚來歸祳。」
鍇注臣鍇按:蜃則今水中之蚌屬也,小曰蜆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時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頁,第7字
社肉。盛之㠯蜃。故謂之祳。
段注《五經異義》曰:古《左氏》說。脤,祭社之肉。盛之以蜃。鄭注掌蜃,杜注《左傳》皆同。蜃祳曡韵。《經典》祳多从肉作脤。《詩・緜》箋,掌蜃注徑用蜃爲祳字。
天子所㠯親遺同姓。
段注《大宗伯》以脤膰之禮。親兄弟之國。《大行人》歸脤以交諸矦之福。
从示。辰聲。
段注時忍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石尚來歸祳。
段注《春秋經》定公十四年文。凡《說文》引《春秋經》皆𣪠諸傳。謂《左氏春秋》有此文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