縳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wrap
- attacher, nou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持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柱兗切,𡘋音篆。《說文》:白鮮色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規掾切,音絹。《儀禮・聘禮》〔註〕:紡,紡絲爲之,今之縳也。【釋文】縳,《聲類》以爲今正絹字。
又,《廣韻》:直戀切;《集韻》:柱戀切,𡘋音瑑。《博雅》:束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羽人》:十羽爲審,百羽爲搏,十搏爲縳。【註】縳,羽數束名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樞絹切,音釧 —— 雙縳,緻繒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重緣切,音椽 —— 卷也。
注解
〔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àn、j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專。
〔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àn] ⑴ 卷,裹束:“闾丘婴以帷~其妻而载之。”⑵ 成束的鸟羽的计量单位:“十羽谓之~。”㈡ [juàn] ⑴ 白色细绢。⑵ 古同“卷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沇切頁碼第434頁,第3字續丁孫
縳
白鮮支也。从糸專聲。
附注段玉裁改作「白鮮巵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持沇切頁碼第1030頁,第3行,第2字述
白鮮色也。從糸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9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28頁,第1字
白鮮𠨗也。
段注𠨗各本作色。今正。下文云:縞,鮮𠨗也。今本譌鮮色。則此色誤亦同。𠨗與支音同。縞爲鮮支。縳爲鮮支之白者。《聘禮》束紡注曰:紡,紡絲爲之。今之縳也。《周禮》素沙注曰:素沙者,今之白縳也。《釋文》皆引《說文》居掾反。《聲類》以爲今正絹字。按據許則縳與絹各物。音近而義殊。二禮之鄭注。自謂縳不謂絹也。縳以其質堅名之。字从專。絹以色如麥䅌名之。字从䏍。李登作《聲類》時巳失其傳矣。若羽人十摶爲縳,《左傳》縳一如瑱,又皆卷縛之義。非字之本義。
从糸。專聲。
段注持沇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