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纷的意思解释

纟部7画左右结构U+7EB7

纟部

7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XWVN 86,XWVT 98

VMCSH

ZOYD

28127

4788

2355

U+7EB7

5513453 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、捺、横折钩、撇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fēn

基本解释

众多,杂乱。~~。~繁。~杂。~飞。~纭。五彩缤~。~乱。~扰。~争。

古代旗子上的飘带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分声。从“糸”,表示与线丝等有关。本义:马尾韬,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。

2.同本义。

,马尾韬也。 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韬,剑衣也。引申凡为衣之称。《释名》曰:‘纷,放也,防其放弛以拘之也。’”

horsetail bag;

3.旗上的飘带。

青云为,虹霓为缳。 汉 · 扬雄《羽猎赋》

佩纷(佩饰丝带)

ribbon on a flag;

4.花边。

次席纯,左右玉几。 张衡《东京赋》

lace;

5.祸乱;灾难。

唯天轨之不辟兮,何纯絜而离 《汉书》

disaster;

6.争执;纠纷。

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 《史记 · 滑稽列传》

纷纠(纠纷;纷扰;祸乱);纷哓(争辩不休)

dispute;

7.抹布;拭物的佩巾 。

纷帨(用来拭物的佩巾)

rag;

形容词

1.盛多,各种各样。

且矫诏出,钩党之捕遍于天下。 明 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于是众枪齐发,敌人堕如落叶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

many and various;

2.艚又

纷委(盛多);纷若(盛多的样子);纷营(众多,杂乱);纷郁(盛多的样子)

3.杂乱。

霰雪其无垠兮,云霏霏其承宇。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班其相些。 《楚辞 · 招魂》涫涫 《荀子 · 解蔽》狱之放 《左传 · 昭公十六年》顾自民国肇造,变乱乘。 孙文《 序》

纷腾(杂乱喧腾);纷嚣(纷乱喧嚣);纷错(杂乱的样子);纷纶(乱而多。忙乱);纷罗(排列混乱无序的样子。或指众多并列)

confused; disorderly;

外语翻译


  • in disorder, scattered, tangled
  • multiple, nombreux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府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敷文切,𡘋音芬。說文》:馬尾韜也。玉篇》:亂也、緩也。

又,《博雅》:紛紛,衆也。又,喜也。易・𢁉》:用史巫,紛若吉。【釋文】紛,衆也、喜也。一云:盛也。前漢・禮樂志》:羽旄紛紛。【註】紛紛言其多。

又,《書・顧命》:筍席𤣥紛純。【疏】紛如綬,有文而狹者也。

又,《禮・內則》:左佩紛帨。【註】紛帨,拭物之佩巾也。

又,揚雄〈羽獵賦〉:靑雲爲紛。【註】紛,旗旒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符分切,音汾 —— 紛縕,亂貌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孚焉切。孫楚〈雪賦〉:豐隆灑雪,交錯翻紛;膏澤偃液,普潤中田。

注解

〔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紛〕字拼音是f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分

〔紛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糸( mì ),分聲。從“糸”,表示與線絲等有關。本义是馬尾韜,扎束馬尾的絲麻織物。

〔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ēn] ⑴ 衆多,雜亂⑵ 古代旗子上的飄帶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撫文切頁碼437頁,第29

紛馬尾韜也。从糸分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撫文切頁碼1037頁,第3行,第3

紛馬尾韜也。從糸分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撫文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30頁,第5許惟賢1144頁,第10

紛馬尾韜也。

段注韜,劒衣也。引申爲凡衣之偁。《釋名》曰:紛,放也。防其放弛以拘之也。楊子言車軨馬𩡺。馬𩡺謂結束馬尾。豈韜之而後結之與。《羽獵賦》注。紛,旗流也。《尙書》。敿乃干。傳曰:施汝盾紛。《離騷》用繽紛字。皆引申叚借也。

从糸。分聲。

段注撫文切。十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