𧚨
衤部13画左右结构U+276A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入切,音緝。《說文》:襟緣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子入切,音檝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七接切,音妾 —— 緶衣。
又,色甲切,音翣 —— 𧙀𧚨,衣敝。
注解
〔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ì、shà、q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疌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七入切頁碼第271頁,第9字續丁孫
𧚨
䘳緣也。从衣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七十反頁碼第696頁,第1行,第1字述
䘳縁。從衣疌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𧚨,鍬緶之也。《禮》僃緝字爲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七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559頁,第2字許惟賢第683頁,第4字
䘳緣也。
段注緣,衣純也。純之允切。《深衣》曰:具父母,大父母。衣純以績。具父母。衣純以靑。如孤子。衣純以素。純,袂。緣。純邊。廣各寸半。詩。靑靑子衿。毛曰:靑衿,靑領也。正謂緣以靑也。葢古者《深衣》。右自領及衽。左自袼亦及衽。皆緣之。故曰䘳緣。
从衣。疌聲。
段注七入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