诇
意思解释
诇詗
xiòng基本解释
①密告;侦察;探听。
②求。
③明悟了知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同本义。
詗,知处告言之。 为中诇长安服虔。 反间为詗。 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,罢小臣诇逻边事,行间谍以离其党。
诇逻(侦察巡逻);诇察(侦察);诇伺(谍探);诇问(侦察探问);诇探(侦探);诇侦(刺探侦察)
report secretly; detect; reconnoiter;
2.求。
诇诸史乘,历历可稽。
诇药。
seek for;
3.明悟。
今民儇诇智慧,欲自用,不听上,上必且劝之以赏然后可进,又且畏之以罚然后不敢退。
诇破(识破)
know;
外语翻译
- to spy; to give information; shrewd
- entdecken, herumspionieren , klatschen, plaudern , klug, geschickt
- intelligent, jaser, espionner, (littéraire) espionner, fouiller dan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朽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虛政切;《正韻》:呼正切,𡘋音夐。《說文》:知處吿言之。《增韻》:𠋫伺也。《正韻》:剌探也。《史記・淮南王傳》:王有女陵,慧有口辯。王愛陵,常多予金錢,爲中詗長安,約結上左右。【註】孟康曰:詗音偵,西方人以反閒爲詗,王使其女爲偵于王也。師古曰:詗,有所𠋫伺也。偵,義與詗同,然音則異。
又,《集韻》:丑政切,檉去聲 —— 中詗,義同。師古讀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火迥切,馨上聲 —— 義同。《唐書・李思行傳》:唐公將起,使覘詗長安。又,〈張說傳〉:窺詗時事。【音義】俱讀上聲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求也。《廣韻》:明悟了知也。
义《篇海》譌作𧨝,非。
注解
〔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詗〕字拼音是xi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冋。
〔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òng] ⑴ 见“诇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朽正切頁碼第76頁,第10字續丁孫
詗
異體𧨝
知處告言之。从言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翾併反頁碼第214頁,第1行,第3字述
知處告言之。從言冋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淮南王安使其女」爲中詗長安」注:「詗詗,候也。」即此義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朽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400頁,第4字許惟賢第180頁,第15字
知処告言之。
段注史,漢《淮南傳》。王愛陵。多予金錢。爲中詗長安。孟康曰:詗音偵。西方人以反閒爲偵。王使其女爲偵於中也。服䖍亦云:偵伺之也。如淳曰:詗音朽政反。按《說文》無偵字。則從服孟說詗卽偵。是也。
从言。冋聲。
段注朽正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