硤
石部12画左右结构U+7864
两岸词典解释
硤硖
xiá详细解释
1.用于地名。如硖石,山名,在安徽;硖石,区名,在浙江。
2.《书》两山之间较为狭窄的谷地。同“峽”。
硖形藏堂隍,壁色立积铁(唐‧杜甫《铁堂峡诗》)。
3.《书》窄;不宽阔。通“狹”。
硖路津关,大山名塞(《淮南子‧兵略》)。
外语翻译
- (archaic) town in Hebei province
- Ortsname (S)
- (nom de lieu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侯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轄夾切;《正韻》:胡夾切,𡘋音洽。《水經注》:淮水又北徑山硤中,謂之硤石。《廣韻》:硤石縣,亦州名。秦將白起攻楚,燒夷陵,卽其地,後周以居三峽之口,因爲峽州。
注解
〔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硤〕字拼音是x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夾。
〔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á] ⑴ 见“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