𨞪
阝部16画左右结构U+287A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市流切;《集韻》:時流切,𡘋音酬。《說文》:蜀郡江原地。
又,《廣韻》:直由切;《集韻》:陳[⿱卯田]切,𡘋音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:殖酉切;《集韻》:是酉切,𡘋音受。《集韻》:水名,在蜀。
注解
〔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óu、s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壽、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市流切頁碼第210頁,第7字續丁孫
𨞪
蜀江原地。从邑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是畱反頁碼第539頁,第1行,第2字述
蜀江原地。從邑壽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市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172頁,第3字許惟賢第515頁,第7字
蜀江原地。
段注蜀郡江原,二志同。故城當在今灌縣竟。《華陽國志》曰:縣在郡西。渡大江。濵文井江。去郡一百二十里是也。鄭注梁州之沱曰:江原有𨞪江。首出江南。至犍爲武陽又入江。豈沱之類與。《前志》曰:𨞪水首受江。南至武陽入江。《水經注》亦云:江原縣,𨞪江水出焉。葢有𨞪地而以名江也。今則無𨞪地,𨞪江之偁矣。
从邑。壽聲。
段注市流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