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㮆的意思解释

木部12画左右结构U+3B86

木部

12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SWUD 86,SWUH 98

DOTQ

FOUC

48951

U+3B86

123434431112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同“蘖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(an ancient form) (same as 瓾) eaves sprouting from the stump of a tree; shoots from an old stump, a large (a species of oak) from the bark of which a yellow dye is produced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正韻》:魚列切,音臬 —— 斫木餘。

又,肄生曰蘖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姓也。何氏《姓苑》:本姓薛,東莞人,避仇改之。

字彙》:木櫱字有屮無艸,今从艸似誤。〇【按】《正韻》亦下从𣎴,非从木,疑卽櫱字之譌。

注解

〔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蘖〕字拼音是n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薛、朩,五行属

〔蘖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薛声。本义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。

〔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è] ⑴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,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葛切頁碼193頁,第8

𣡌

𣡌伐木餘也。从木獻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若顚木之有𭘋𣡌。」

櫱𣡌或从木辥聲。

𣎴

𣎴古文𣡌从木,無頭。

異體𣖂𣔏

㮆亦古文𣡌

附注《集韻・𧀼韻》:「蘖,或作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顏遏反頁碼494頁,第6行,第2

㮆伐木餘也。從木獻聲。《商書》:「若顛木之有餘𣡌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494頁,第7行,第1

古文𣡌。從木無頭

鍇注臣鍇曰指事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495頁,第7行,第2

此亦古文𣡌

反切………頁碼495頁,第1行,第1

𣡌或從木辥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72頁,第5許惟賢472頁,第5

㮆《伐木》餘也。

段注《商頌傳》曰:櫱,餘也。《周南》傳曰:肄,餘也。斬而復生曰肄。按肄者,櫱之假借字也。韋昭曰:以株生日櫱。《方言》。烈枿餘也。陳鄭之閒曰枿。晉衞之閒曰烈。秦晉之閒曰肄,或曰烈。枿者亦櫱之異文。

從木。獻聲。

段注五葛切。十五部。按獻聲在十四部。合韵也。

《商書》曰:若顚木之有㽕𣡌

段注《般庚》上文。今尚書作由櫱。本又作枿。馬云:顚木而肄生曰枿。

𣡌或從木。辥聲。

段注今《經典》用此字。

古文𣡌。從木無頭。

段注謂木秃其上而僅餘根株也。

亦古文𣡌

段注從木𦍐聲也。𦍐者羍之或字。見《羊部》。《古文四聲韵》作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