𧦧
言部12画左右结构U+279A7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𧦧
◎同“訑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同上(同「詑」)。
又,《集韻》:時遮切,音蛇 —— 淺意也。
注解
〔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𧦧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í、t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㐌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託何切頁碼第72頁,第28字續丁孫
詑
異體訑、𧦧、𧦭
沇州謂欺曰詑。从言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忒羅反頁碼第205頁,第1行,第1字述
兗州謂欺曰詑。從言它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謾欺之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託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8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72頁,第6字
沇州謂欺曰詑。
段注此不見於《方言》。《方言》。秦謂之謾。郭云:言謾詑。詑音大和切。按《戰國策》曰:寡人正不喜詑者言也。
从言。它聲。
段注託何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