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
①〔~子〕a.商店门外的招牌或标志物;b.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。
②帐幔,帘帷:“何时倚虚~,双照泪痕干?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窗帘、帷幔。
幌,帷也。 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curtain;
2.酒店的招子 。
酒幌。
bar sign;
动词
1.挥动;摇晃 。
幌一幌;身子乱幌;幌漾(荡漾)
flourish;
2.随意走动。
须是再多幌个时辰,才好去回话。
wander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curtain, cloth screen
- Reklameschild (S)
- rideau, enseig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胡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戸廣切,𡘋音晃。《玉篇》:帷幔也。《廣韻》:晉惠起居注,有雲母幌。
义又,《釋名》:蔮恢也。恢郭覆髮上也。齊人曰:幌,飾形貌也。
注解
〔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幌〕字拼音是hu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晃,五行属火。
〔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ǎng] ⑴ 〔~子〕a.商店门外的招牌或标志物;b.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。⑵ 帐幔,帘帷:“何时倚虚~,双照泪痕干?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胡廣切頁碼第190頁,第12字續丁孫
櫎
所以几器。从木廣聲。一曰帷屏風之屬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幌,非是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凡庋曰几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胡晃反頁碼第480頁,第6行,第1字述
所以几器。從木廣聲。一曰帷,屏風之屬是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櫎之言橫也;几者,閣也。齊謝惠連《雪賦》曰:『月承幌而通輝。』幌即此櫎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胡廣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045頁,第2字許惟賢第460頁,第5字
所㠯几器。
段注謂所以庋閣物之器也。几可庋物。故凡庋曰几。《廣韵》曰:櫎,兵闌。
從木。廣聲。
段注胡廣切。十部。
一曰帷屛屬。
段注各本屛下有風之二字。今依李善《吳都賦》注正。《吳都賦》曰:房櫳對櫎。櫎之字一變爲榥。再變爲幌。《雪賦》注引《文字集略》曰:幌,以帛明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