祰
礻部11画左右结构U+797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苦浩切,音考 —— 禱也、吿祭也。或从高。
又,《集韻》:居號切,音吿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祰〕字拼音是g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告。
〔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ào] ⑴ 告祭祖先。⑵ 祈祷。⑶ 谢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苦浩切頁碼第3頁,第26字續丁孫
祰
告祭也。从示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刻保反頁碼第32頁,第3行,第1字述
告,祭也。從示告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苦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頁,第5字許惟賢第7頁,第2字
吿祭也。
段注自祪以下六字皆主言祖廟。故知吿祭謂《王制》天子諸矦將出。造乎禰。《曾子問》諸矦適天子。必吿於祖。奠於禰。諸矦相見。必告於禰。反必親告於祖禰。伏生尚書歸假於祖禰。皆是也。《周禮》六祈二曰造。杜子春云:造祭於祖也。當許時。禮家造字容有作祰者。
从示。告聲。
段注苦浩切。古音在第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