妣
意思解释
妣
bǐ基本解释
◎原指母亲,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。先~。如丧考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女,比声。本义:母亲。
2.母亲的通称。
母为妣。 遇其妣。
mother;
3.已故的母亲。
妣,殁母也。 百姓如丧考妣。 以享先妣。 王母曰皇祖妣。 先妣抚之甚厚。
妣考(亡母与亡父);先妣;如丧考妣。
deceased mother;
4.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。
似绩妣祖。
妣祖(先妣和先祖)
woman ancestors;
外语翻译
- one's deceased mother
- verstorbene Mutter
- mère défun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𤰞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履切,𡘋音比。《爾雅・釋親》:父曰考,母曰妣。【鄭註】妣之爲言媲也,媲于考也。《說文》:歿母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生曰父母,死曰考妣。《儀禮・配食》:妣配考同「位」,不別設位也。〇【按】謝氏曰:《易》曰有子考无咎、《書》言事厥考之類,蓋考、妣古者通稱,皆非死而後稱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必至切,音庇 —— 母名。
考證
《爾雅・釋親》父曰考,母曰妣。
謹照原文兩曰字𠀤改爲字。
注解
〔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妣〕字拼音是b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比,五行属水。
〔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比声。本义是母亲。
〔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] ⑴ 原指母亲,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卑履切頁碼第412頁,第20字續丁孫
妣
殁母也。从女比聲。
𡚧
籒文妣省。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卜辭多作匕,與古金文同,多不从女。吳中丞說:『古妣字与父相比,右為父,左為匕。』予案:考妣之匕引申為匕箸字。匕必有偶,猶父之與母相匕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并止反頁碼第987頁,第1行,第1字述
歿母也。從女比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87頁,第1行,第2字述
籒文妣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卑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58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69頁,第6字
殁母也。
段注殁正作歾,終也。《曲禮》曰:生曰父,曰母,曰妻。死曰考,曰妣,曰嬪。析言之也。《釋親》曰:父曰考。母曰妣。渾言之也。
从女。比聲。
段注卑𡳐切。十五部。
籒文妣省。
白话解释
妣,死去的母亲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比”作声旁。,这是籀文的“妣”字,省略了“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