尌
寸部12画左右结构U+5C0C
外语翻译
- standing (something) up
- aufrecht (Adj), errichten (V), gründen (V), gera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常具切;《集韻》:殊遇切,𡘋音澍。《說文》:立也。从壴、从寸持之也。《乾坤鑿度》:定風尌信。【註】聖人尌立,卦也;卦,信風以能相應也。
义又,童僕曰尌子。《後漢・陳寔傳》:耘夫牧尌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》:鄭大夫尌拊。
又,《集韻》:㕑遇切,音住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侸、𠊪。
义《總要》:从寸,諧豈聲 —— 小篆作豎,楷作竪,亦通作樹。徐鍇曰:樹之言豎也。《正字通》:按,樹立、樹藝皆借樹會植立意,義通,非樹專指木類、樹立樹藝必用尌也。
注解
〔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寸部。
〔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ù、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壴、寸。
〔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ù] ⑴ 同“树”,树立。⑵ 同“竖”(①童仆;②姓)。㈡ [zhù] ⑴ 同“驻”,指马停步不行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常句切頁碼第153頁,第1字續丁孫
尌
立也。从壴从寸,持之也。讀若駐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時遇反頁碼第388頁,第5行,第1字述
立也。從壴,從寸,持之也。讀若駐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樹鼓字,樹木字從木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常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818頁,第4字許惟賢第363頁,第9字
立也。
段注與《人部》侸音義同。今字通用樹爲之。樹行而尌廢矣。《周禮》注多用尌字。
从壴。从寸。
段注句。
寸,
段注逗。此字補。
持之也。
段注寸與又古通用。又者手也。此說从寸之意。壴而復持之則固矣。壴亦聲。
讀若駐。
段注常句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