𧒔
虫部19画上下结构U+2749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渠尤切,音求 —— 同「𧋛」。
注解
〔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𧒔〕字拼音是qi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求、䖵。
〔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ú] ⑴ 同“蛷”。《玉篇•䖵部》:“𧒔,亦作蛷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巨鳩切頁碼第448頁,第11字續丁孫
𧒔
多足蟲也。从䖵求聲。
𧋛
異體蛷
𧒔或从虫。
附注《玉篇・䖵部》:「𧒔,亦作蛷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多足蟲,即𧒔、蛷的本字。早期學者又多受《說文》影響,以『求』為『裘』的古文,象皮裘。不可從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巨鳩切頁碼第1054頁,第5行,第3字述
多足蟲也。從䖵求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4頁,第5行,第4字述
𧒔或從虫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巨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700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75頁,第7字
多足蟲也。
段注《周禮・赤犮氏》。凡隙屋除其貍蟲。鄭曰:貍蟲,䗪,肌求之屬。按䗪見《本艸經》。一名地鼈。今俗所謂地鼈蟲也。似鼠婦。肌求本或作蛷。多足之蟲。今俗所謂蓑衣蟲也。《通俗文》曰:務求謂之蚑蛷。《廣雅》曰:蛷螋,𧐙蛷也。玄應曰:關西呼𧒔溲爲蚑蛷。蚑蛷卽鄭所謂肌蛷也。陶隱居,陳藏器作蠷螋。音劬蘇。
从䖵。求聲。
段注巨鳩切。三部。
𧒔或从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