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絇的意思解释

糹部11画左右结构U+7D47

糹部

11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XQKG

VFPR

ZRJ

27920

U+7D47

55444435251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

𡱺𢂁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时鞋上的装饰物。

用布麻丝缕搓成绳索。

网罟的别称。

古代量词,丝五两为一絇。

姓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權俱切,𡘋音劬。說文》:纑繩絇也。玉篇》:履頭飾也。周禮・天官・屨人》〔註〕:舄屨有絇、有繶、有純者,飾也。儀禮・士冠禮》:靑絇繶純。【註】絇之言拘也,以爲行戒,狀如刀衣,鼻在屨頭。爾雅・釋器》:絇謂之救。【註】救絲以爲絇。或曰亦罥名。【疏】絇,屨頭飾,亦罥、罟之別名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九遇切;《集韻》:俱遇切,𡘋音屨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絇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句

〔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ú] ⑴ 古时鞋上的装饰物。⑵ 用布麻丝缕搓成绳索。⑶ 网罟的别称。⑷ 古代量词,丝五两为一絇。⑸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其俱切頁碼437頁,第14

絇纑繩絇也。从糸句聲。讀若鳩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其俱切頁碼1036頁,第5行,第2

絇纑繩絇也。從糸句聲。讀若鳩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627頁,第3許惟賢1143頁,第4

絇纑繩絇也。

段注纑者,布縷也。繩者,索也。絇,糾合之謂。以讀若鳩知之。謂若纑若繩之合少爲多皆是也。《廣韵》。絇,九遇切。絲絇也。唐會眞記崔氏書曰:奉寄采絲一絇。元稹詩曰:棼絲不成絇。正讀九遇切。是唐人多用此語。若屨絇,《禮經》及《禮記》皆作絇。《周禮》作句。鄭云:箸舄屨之頭以爲行戒。句當爲絇。聲之誤也。玉裁按許不言屨飾。但言纑繩絇。許意屨絇字當從《周禮》作句爲正。取拘止之意。

从糸。句聲。讀若鳩。

段注古音在四部。今其俱切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