䈕
⺮部15画上下结构U+4215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䈕
1◎同“𥶛”。
䈕
2◎同“匙”。
外语翻译
- the metal tongue in the reed instruments, (interchangeable 匙) key, bamboo ware, (same as U+7B53) a clasp; a hair-pin with flat spoon-shaped ends, (same as 椸) a clothes-horse; a rack for cloth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是支切;《集韻》:常支切,𡘋音匙 —— 簧屬。
又,《集韻》:余支切,音弛 —— 箷,或作䈕。
又,《廣韻》:弟泥切;《集韻》:田黎切,𡘋音題 —— 竹名。一曰竹器。同「𥶛」。
又,《集韻》:堅奚切,音雞 —— 同「筓」。
注解
〔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í、shi、tí、sh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是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是支切頁碼第145頁,第22字續丁孫
䈕
簧屬。从竹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是支反頁碼第372頁,第5行,第1字述
簧屬也。從竹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是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86頁,第1字許惟賢第350頁,第4字
簧屬。
段注今之鎖。簧以張之。䈕以斂之。則启矣。其用與笙中簧同也。
从竹。是聲。
段注是支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