膹
月部16画左右结构U+81B9
国语辞典解释
膹
fèn详细解释
名
◎肉羹。
《说文解字 · 肉部》:“𪱥,𦞦也。”汉 · 桓宽《盐铁论 · 散不足》:“鷇𪱥鴈羹。”
动
1.切熟肉。
《广韵 · 上声 · 吻韵》:“𪱥,切熟肉也。”
2.粗切生肉。
汉 · 史游《急就篇 · 卷三》:“𪱥脍炙胾各有形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𪱥,麤切生肉也。”
3.郁积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 · 卷二二 · 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气𪱥郁,皆属于肺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房吻切;《集韻》:父吻切,𡘋音憤。《說文》:膗也。《廣韻》:切熟肉也。《博雅》:膹,臛也。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膹,麤切生肉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浮鬼切;《集韻》:父尾切,𡘋音陫 —— 𦞦多汁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符非切,音肥 —— 義同。
义从賁,十三畫。《字彙》附十二畫,非。今改正。
注解
〔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膹〕字拼音是f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賁。
〔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èn] ⑴ 肉羹:“彀~雁羹。”⑵ 切的熟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房吻切頁碼第133頁,第6字續丁孫
膹
異體𦡛
𦞦也。从𠕎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房忿反頁碼第343頁,第5行,第1字述
𦞦也。從肉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房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702頁,第3字許惟賢第313頁,第1字
𦞦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曰:臇膹䐣臛也。臛俗𦞦字。
从肉。賁聲。
段注房吻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