㲃
殳部12画左右结构U+3C83
外语翻译
- smooth and curved, to strike or beat heavil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居又切,音救。《說文》:揉屈也。从殳、从𠧢。𠧢,古文叀字。徐鉉曰:叀,小謹也,亦屈服之意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强擊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去秋切;《集韻》:尼猷切,𡘋音惆。又,《集韻》:祛尤切,音丘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殳部。
〔㲃〕字拼音是g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𠧢、殳。
〔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ǐ] ⑴ 揉屈。⑵ 强击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又切頁碼第94頁,第17字續丁孫
㲃
揉屈也。从殳从𠧢。𠧢,古文叀字。𢋁字从此。
鉉注臣鉉等曰:叀,小謹也。亦屈服之意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按:『㲃』為『揉屈』……皆無考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「按:『𠧢』為『㲃』之初文,『㲃』則合體象形,『簋』則為增體象形,蓋从竹言其質,从皿舉其類……至許書『㲃』訓『揉屈』,蓋因『㲃』之初誼已為後起之『簋』所專。初誼既湮,遂以他字之義羼入,復誤以象手持匕柶之形為从『殳』,遂有此義耳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見岫反頁碼第254頁,第6行,第1字述
揉屈也。從殳、𠧢。𠧢,古叀字,廏字從此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叀,順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又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78頁,第2字許惟賢第214頁,第6字
揉屈也。
段注《說文》有煣無揉。煣,屈申木也。煣屈,謂柔而屈之。《廣韵》曰:強擊正與柔屈相反。
从殳𠧢。
段注殳者有力之物。用有力之物而精謹也。叀,小謹也。居又切。三部。
𠧢,古叀字。
段注當云古文叀。《斤部》云𠧢古文叀字是也。
𢋁字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