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繠的意思解释

糸部18画上下结构U+7E60

糸部

18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NNNI

PPPF

WZWZ

33903

U+7E60

454445444544554234 点、斜钩、点、点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钩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ruǐ

基本解释

下垂的样子。《説文•惢部》:“繠,垂也。”

聚。《玉篇•惢部》:“繠,聚也。”

茸。《廣韻•紙韻》:“繠,茸也。”

通“蘂”。花蕊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解部》:“繠,段借為爲(蘂)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hang
  • baumelt, baumel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如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乳棰切;《正韻》:如累切,𡘋音蘂。廣韻》:茸也、垂也。又,佩垂貌。左傳・哀十三年》: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,曰:佩玉繠兮,余無所繫之。【註】繠然,服飾備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汝垂切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繠〕字拼音是ru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惢、糸

〔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uǐ] ⑴ 下垂的样子。《説文•惢部》:“繠,垂也。”⑵ 聚。《玉篇•惢部》:“繠,聚也。”⑶ 茸。《廣韻•紙韻》:“繠,茸也。”⑷ 通“蘂”。花蕊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解部》:“繠,段借為爲(蘂)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如壘切頁碼358頁,第18

繠垂也。从惢糸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如毀反頁碼869頁,第2行,第1

繠垂也。從惢、糸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《春秋左傳》曰:佩玉繠兮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如壘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059頁,第5許惟賢901頁,第1

繠𠂹也。

段注𠂹各本作𡍮。誤。今正。《左傳》曰:佩玉繠兮。余無所繫之。旨酒一盛兮。余與褐之父睨之。注云:繠然,服飾僃也。按繠然,垂意。《左氏》繠繫睨爲韵。古音十六部也。

从惢糸。

段注各本下有聲字。今刪。此會意字。糸者,所以系而垂之也。不入《糸部》者,重惢也。惢亦聲。如壘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