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溽的意思解释

氵部13画左右结构U+6EBD

氵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DFF

EMVI

VGDS

31143

3314

6865

U+6EBD

4411311534124 点、点、提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、横、竖钩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湿润;闷热。~暑。~热。

味深厚:“其饮食不~”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水,辱声。本义:湿热。

2.同本义。

,湿暑也。 《说文》土润暑。 《礼记 · 月令》。注;“润溽谓涂湿也。”

溽夏(湿热的夏天);溽景(溽暑的烈日);溽蒸(溽热,湿热);溽润(湿润);溽露(繁多的露水)

damp; humid;

3.味浓厚,尤指美味。

其居处不淫,其饮食不 《礼记 · 儒行》

delicious;

名词

古水名,溽水。在今江苏省溧阳县 己酉,天子饮于溽水之上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

Ru Riv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潮湿。

《文选 · 郭璞 · 江赋》:“林无不溽,岸无不津。”

2.浓厚。

《礼记 · 儒行》:“其居处不淫,其饮食不溽。”唐 · 孔颖达 · 正义:“饮食不溽者,溽之言欲也,即浓厚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潮湿。

溽热、溽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oist, humid, muggy
  • abschwächen, dämpfen
  • moite, lourd, humid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:而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儒欲切,𡘋音辱。說文》:濕暑也。禮・月令》:土潤溽暑。

又,《博雅》:濕也。郭璞〈江賦〉:林無不溽。

又,濃厚也。禮・儒行》:其飮食不溽。【註】恣滋味爲溽,溽之言欲也。【疏】言飮食尚質不濃厚也。

又,水名。穆天子傳》:巳酉〔己酉〕,天子飮于溽水之上。

又,楊氏《古音》:人余切。古《歸藏易・需卦》作溽字,同「濡」。

注解

〔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溽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辱,五行属

〔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辱声。本义是湿热。

〔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ù] ⑴ 湿润;闷热⑵ 味深厚:“其饮食不~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蜀切頁碼368頁,第33

溽溼暑也。从水辱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儒曲反頁碼903頁,第2行,第1

溽溼暑也。從水辱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月令》曰:『土潤溽暑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05頁,第2許惟賢959頁,第8

溽溽暑,溼暑也。

段注溽暑二字依李善注悼亡詩補。《月令》。季夏,土潤溽暑。鄭曰:潤溽,謂塗溼也。潤溽雙聲字。記言土塗溼而暑上烝也。塗讀如雨雪載塗之塗。許以溼暑釋記溽暑。後人妄刪。非是。《大雅・雲漢》傳曰:蕰蕰而暑。隆隆而雷。蟲蟲而𤍽。此暑𤍽之別。暑言下溼。𤍽言上燥也。謂之溽者,濃也。厚也。《儒行》注曰:恣滋味爲溽。《月令》溽本或作辱。

从水。辱聲。

段注而蜀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