梯
意思解释
梯
tī基本解释
①登高用的器具、设备。~子。楼~。木~。软~。电~。云~。阶~。
②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。~田。~级。~形。~队(亦泛指工作中层层递补的力量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木,弟声。本义:便利人上下攀登(尤其建筑物)的用具或设备。
2.同本义。
梯,木阶也。 为云梯之械。 闻子为梯。 身登青云梯。 梯而下之。
ladder; stairs;
3.梯,名词用如动词,用梯子。
悬者通梯接之。 梯冲死土。
楼梯;云梯(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);阶梯(台阶和梯子);梯航(梯与船);梯梁(凿梯架桥);梯磴(梯子的梯级);软梯。
4.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。
梯,阶也。 蹝步陵丹梯。 以为乱梯。
梯田;梯桥(设于园圃之中,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)
sth. resembling stairs; steps;
5.姓。
动词
1.凭,依着。
梯,凭也,若梯邪倚著也。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。
rely on;
2.用梯子攀登 。
梯登(缘梯攀登);梯城(缘梯登城)
ladder;
3.攀登。
航海梯山各一家。
梯山航海;梯霞(道教谓升天登仙);梯崖;梯陟(登高攀险);梯林(攀登山林);梯附(攀附)
climb;
4.谋求 。
梯肥(谋取肥缺);梯荣(谋求禄位)
seek;
外语翻译
- ladder, steps, stairs; lean
- Fahrt ( im Bergwerk ) (S, Tech), Laufmasche (S), Leiter, Treppe (S, Arch)
- échel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土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天黎切,𡘋體平聲。《說文》:木階也。《虎韜兵略篇》:視城中,則有雲梯飛樓。《孫武・九地篇》:如登樓而去梯階。又,凡階皆謂之梯。〈越語〉:⽏曠其衆,以爲亂梯。《釋名》:階梯也。如梯之有差等也。
义又,凭也。《山海經》:西王母梯几戴勝。
义又,無隅角者謂之突梯。《楚辭・卜居》: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。
又,《正韻》:杜兮切,音題 —— 木稚也。
注解
〔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梯〕字拼音是t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弟,五行属木。
〔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弟声。本义是便利人上下攀登(尤其建筑物。
〔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ī] ⑴ 登高用的器具、设备⑵ 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土雞切頁碼第190頁,第26字續丁孫
梯
木階也。从木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他帝反頁碼第483頁,第3行,第1字述
木階也。從木弟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曰:「無爲祸梯。」梯,即階也。又《山海經》曰:「西王母梯几。」而戴勝注曰:「梯,凭也。」臣以爲凭則若梯之斜倚著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土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49頁,第3字許惟賢第462頁,第4字
木階也。
段注《孟子》。父母使舜完廩。捐階。趙曰:階,梯也。階以木爲之。便於登高。
從木。弟聲。
段注土雞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梯,木阶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弟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、楷書構形皆為從木、弟聲。「弟」為以繩索纏繞的次第,引申為次序、次第,故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