愒
国语辞典解释
两岸词典解释
愒
kài详细解释
1.《书》贪恋;贪图。
心恬澹,无所愒欲(三国魏‧曹操《气出唱诗》三首之一)。
2.《书》荒废。
玩岁而愒日(《左传‧昭公元年》)。
3.《书》珍惜。
惧彼无成,愒日惜时(晋‧陶渊明《自祭文》)。
外语翻译
- rest, stop
- begehren, wünschen
- dési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去例切,音𡳅。《說文》:息也。从心,曷聲。《詩・小雅》:不尚愒焉。〈大雅〉:汔可小愒。【傳】皆訓息也。
又,《集韻》或作偈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度山巒兮偈棠梨,〔師古註〕偈,讀作愒。
又,《廣韻》:苦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丘蓋切,𡘋音磕。《廣韻》:貪也。《左傳・昭元年》:忨歲而愒日。【註】忨,愒,皆貪也。
义又,急也。《春秋・隱三年》:葬宋繆公。《公羊傳》:不及時而日愒葬也。【註】急也。或作渴,又作幆。
又,《集韻》:可亥切,音愷 —— 義同。又,《集韻》:許葛切,音𠿒 —— 相恐怯也。或作曷,通作偈。
又,《廣韻》:丘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傑切,𡘋音朅。《廣韻》:息也。
义本作愒。破體作[⿱⿰日匃心],遂譌成,再譌成
、憇、
、𭞍、憩。
考證
《公羊傳》不及時而日愒葬也。〔註〕急也。或作渴,又作幆
謹按今本公羊傳作渴,惟廣韻引公羊作愒。謹改爲廣韻引公羊傳不及時而葬曰愒。愒,急也。今本作渴。
注解
〔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ì、k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曷。
〔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ì] ⑴ 同“憩”,休息。㈡ [kài] ⑴ 荒废:“玩岁而~日”。⑵ 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去例切頁碼第353頁,第4字續丁孫
愒
息也。从心曷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憩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豈例反頁碼第857頁,第4行,第2字述
息也。從心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愒猶憩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去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028頁,第3字許惟賢第886頁,第6字
息也。
段注此休息之息。上文息篆訓喘息,其本義。凡訓休息者。引申之義也。《釋詁》及甘棠傳皆曰:憩息也。憩者,愒之俗體。民勞傳又曰:愒,息也。非有二字也。又《釋言》曰:愒貪也。此愒字乃㵣之叚借。如《左傳》玩歲而愒日,許引作忨歲而㵣日。《公羊傳》不及時而葬曰愒。愒,急也。亦卽㵣字也。
从心。曷聲。
段注去例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