渴
意思解释
渴
kě基本解释
①口干想喝水。口~。解~。
②喻迫切地。~望。~盼。~慕。~求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水,曷声。本义:水干 。
2.口渴。
渴,饥渴。 苟无饥渴。 载饥载渴。 日高人渴漫思茶。
好渴;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。
thirsty;
3.比喻迫切。
饥渴而顿踣。 思贤如渴。 除烦渴之疾。
渴仰(非常仰慕);渴懑(非常抑郁);渴见(急望见到);渴贤(迫切地慕求贤才)
earnestly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thirsty, parched; yearn, pine
- durstig (Adj), Ke (Eig, Fam)
- avoir soif, être assoiffé, désirer ardemment, brûler 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𣊅
《唐韻》:苦葛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:丘葛切,𡘋音磕。《說文》本作㵣。从欠,渴聲。【徐曰】今俗用渴字。《玉篇》:欲飮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載饑載渴。
义又,急也。《公羊傳・隱四年》:不及時而日渴葬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渠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巨列切,𡘋音傑 —— 水涸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草人》:凡糞種,渴澤用鹿。【疏】渴,故時停水,今乃渴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丘蓋切,音礚 —— 與愒同,貪也。或从欠作𢢚。
又,《廣韻》:胡割切,音褐。柳宗元〈袁家渴記〉:楚越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。
注解
〔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渴〕字拼音是kě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曷,五行属水。
〔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曷声。本义是水干。
〔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ě] ⑴ 口干想喝水⑵ 喻迫切地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苦葛切頁碼第372頁,第28字續丁孫
渴
盡也。从水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刻曷反頁碼第912頁,第4行,第2字述
盡也。從水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饑㵣字從欠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苦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36頁,第4字許惟賢第973頁,第5字
盡也。
段注渴竭古今字。古水竭字多用渴。今則用渴爲㵣字矣。
从水。曷聲。
段注《佩觿》曰:《說文》、《字林》渴音其列翻。按大徐苦葛切。非也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