𪔕
鼓部19画上下结构U+2A51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土盍切;《集韻》:托合切,𡘋音錔。《說文》:鼓鼙聲。
注解
〔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鼓部。
〔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à、ló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鼓、缶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土盍切頁碼第153頁,第17字續丁孫
𪔕
鼓鼙聲。从鼓缶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缶者,去之譌。去聲古或入侵部也。然(𪔕、䵽)皆䶀之誤字耳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他合反頁碼第390頁,第2行,第3字述
鼓鼙聲。從鼓缶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土盍切古音第-部頁碼第824頁,第3字許惟賢第366頁,第4字
𡔷鼙聲。从𡔷。缶聲。
段注土盍切。按缶聲不得土盍切明矣。《玉篇》曰:䵽,𡔷聲也。七盍切。《廣韵》曰:䵽,𡔷聲也。倉雜切。皆卽其字。缶者,去之譌。去聲古或入侵部也。然皆䶀之誤字耳。今䶀之解說旣更正。則𪔕篆可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