𡰿
尸部8画半包围结构U+21C3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𡕞
《集韻》:步木切,音僕。《說文》:𡰿𡰿,行貌。
又,《集韻》:初六切,音珿 —— 義同。
又,衢六切,音局 —— 行迫促也。
注解
〔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𡰿〕字拼音是p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八、夊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又卜切頁碼第173頁,第22字續丁孫
𡰿
異體𡕡、𡕠、𡕞
行𡰿𡰿也。从夊,闕。讀若僕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父卜反頁碼第431頁,第3行,第1字述
行𡰿𡰿也。從夊,闕。讀若僕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不知之義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皮卜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9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410頁,第8字
𡕡
行𡕡𡕡也。从夊。闕。讀若僕。
段注各本篆作𡰿。今依《廣韵》作𡕡。與小徐注合。此闕謂形。上體作不知其說也。讀若僕。則知𡕡𡕡,卽今俗語僕僕道途之謂。趙注《孟子》曰:僕僕,煩猥皃。皮卜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