纑
意思解释
纑
lú基本解释
①麻线:“彼身织屡,妻辟~。”
②指练过的麻线。
③苎麻一类的植物。
④古通“櫨”,柱上方木。
⑤古通“壚”,黑色而坚硬的土壤。
⑥古国名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麻线。
纑,布缕也。从糸,卢声。 妻辟缕。 因纺纑。 教女学纺纑,举足疾且轻。
flaxen thread;
2.指苎麻一类的植物。
林竹谷纑。 夫山西饶材、竹、谷、纑、旄、玉石。
a kind of plant like ramie;
3.通“垆”。黑色坚实的土。
五纑之状,强力刚坚。
black and solid earth;
4.通“栌”。即欂栌、斗栱。
纑间虚也者。
arch;
国语辞典解释
纑
lú详细解释
名
1.用来织布的麻线。
《说文解字 · 糸部》:“纑,布缕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言布缕者以别乎丝缕也。绩之而成缕,可以为布,是曰纑。”元 · 赵孟𫖯《题耕织图 · 织 · 九月》:“教女学纺纑,举足疾且轻。”
2.纻麻类的植物,可以织成布匹。
《史记 · 卷一二九 · 货殖传》:“夫山西饶材、竹、谷、纑、旄、玉石。”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“纑,纻属,可以为布。”
动
◎练麻。
《孟子 · 滕文公下》:“彼身织屦,妻辟纑以易之也。”汉 · 赵岐 · 注:“缉绩其麻曰辟,练其麻曰纑。”
外语翻译
- to soften hemp by boiling; threa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落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籠都切,𡘋音盧。《說文》:布縷也。《孟子》:妻辟纑。【趙岐註】練其麻曰纑。
义又,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山西饒材竹纑。【註】纑,紵屬,可以爲布。《五經文字》:經典亦作盧。
注解
〔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纑〕字拼音是l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盧。
〔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ú] ⑴ 麻线:“彼身织屡,妻辟~。”⑵ 指练过的麻线。⑶ 苎麻一类的植物。⑷ 古通“櫨”,柱上方木。⑸ 古通“壚”,黑色而坚硬的土壤。⑹ 古国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洛乎切頁碼第438頁,第27字續丁孫
纑
布縷也。从糸盧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洛乎切頁碼第1039頁,第1行,第3字述
布縷也。從糸盧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洛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63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47頁,第7字
布縷也。
段注言布縷者,以別乎絲縷也。績之而成縷,可以爲布。是曰纑。《禮經》縷分別若干𦫵以爲麤細。五服之縷不同也。趙岐曰:湅麻曰纑。《麻部》䵈下曰:未湅治纑也。然則湅治之乃曰纑。葢縷有不湅者。若斬衰,齊衰,大功,小功之縷皆不湅。緦衰之縷則湅之。若吉服之縷則無不湅者。不湅者曰䵈。湅者曰纑。統呼曰縷。
从糸。盧聲。
段注洛乎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