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话的意思解释

讠部8画左右结构U+8BDD

讠部

8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YTDG

IVHJR

SMI

32764

6114

2716

U+8BDD

45312251 点、横折提、撇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

𦧵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uà

基本解释

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,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。说~。会~。对~。情~。~题。

说,谈论。~别。~旧。~柄(话把儿,别人谈笑的资料)。茶~会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言,舌声。本义:言语。

2.同本义。

,合会善言也。 《说文》著之言。 《左传 · 文公六年》不知言。 《左传 · 文公十八年》告之言。 《左传 · 襄公元年》不然。 《诗 · 大雅 · 板》悦亲戚之情 晋 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心诚之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话言(话语);话差(言语纠葛;争吵);话白儿(闲话);话布口袋(比喻一肚子的话)

word; remark;

3.话题 。

话碴(话题;话头);不在话下。

subject(of talk);

4.话本;故事 。

话名(话本的题目)

story;

5.授意表达的言词 。

传个话;留个话儿。

message;

动词

1.说;谈。

,言也。 《尔雅 · 释诂》民之弗率。 《书 · 盘庚》把酒桑麻。 唐 ·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
话夜(夜谈);话心(谈心);话家常;话雨(朋友相聚晤谈旧事)

talk about; speak about;

2.告诉 。

话信(口信);话口(方言。口风;口气)

tell; report;

语气词

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。

如果这样的话,我就不参加了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peech, talk, language; dialect
  • Rede (S)​, Sprache (S, Sprachw)​, Wort (S, Sprachw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古文: 𦧵

玉篇》:胡卦切;《正韻》:胡挂切,𡘋音畫。說文》:合會善言也。爾雅・釋詁》:言也。【疏】孫炎曰:善人之言也。廣韻》:語話也。書・盤庚》:乃話民之弗率,誕吿用亶。【註】吿也、言也。詩・大雅》:愼爾出話。【傳】善言也。左傳・文六年》:著之話言。【註】爲作善言遺戒。

又,《廣雅》:調也、恥也。

又,《小爾雅》:治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胡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戸快切,𡘋音躗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化切,華去聲 —— 亦言也。或作咶。

又,叶胡臥切,和去聲。白居易〈效陶潛體〉詩:兀然無所思,日高尚閒臥;暮讀一卷書,會意如嘉話。

說文》本作䛡,籀文作譮。

注解

〔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話〕字拼音是hu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󰐦

〔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à] ⑴ 见“话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胡快切頁碼71頁,第12

異體

䛡合會善言也。从言𠯑聲。《傳》曰:「告之話言。」

譮籒文䛡从會。
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合會,當作會合。」段玉裁注:「當作《春秋傳》曰『箸之話言』,見文六年《左氏傳》。」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䛡字義為會合善言,故籀文字从會作譮,字受義於會也。字又作䛡,从昏者,昏會音近,古音同在月部,借昏為會也。」「凡昏聲字隸變皆為舌,如括、刮之類。」「故『䛡』今作『話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戶敗反頁碼200頁,第7行,第1

譮合會善言也。從言𠯑聲。傳曰:「告之詁言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00頁,第7行,第2

籒文話從言、會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胡快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72頁,第5許惟賢167頁,第9

譮會合善言也。

段注䛡會曡韵。《大雅》。愼爾岀話。毛曰:話,善言也。

从言。𠯑聲。

段注胡快切十五部。

傳曰:告之話言。

段注此當作《春秋傳》曰箸之話言。見文六年《左氏傳》。淺人但知抑詩。故改之。刪《春秋》字。妄擬詩可稱傳也。抑詩作告之詁言。於詁下稱之。又妄改爲詩曰詁訓。

籒文䛡。从言會。

段注𠯑會同在十五部。故檜亦作栝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