璞
王部16画左右结构U+749E
意思解释
璞
pú基本解释
①未雕琢过的玉石,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。~玉浑金(亦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)。
②喻人的天真状态,质朴,淳朴。抱~。返~归真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玉,菐( pú )声。本义:蕴藏有玉的石头。也指未雕琢的玉。
2.同本义 。
璞玉(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)
uncarved jade;
3.含玉的矿石 。
璞石(蕴藏有玉的石头)
ore contained jade;
4.天真,淳朴。
夫质者朴也,有崇尚太璞之意。
innocence;
国语辞典解释
璞
pú详细解释
名
1.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下》:“今有璞玉于此,虽万镒,必使玉人雕琢之。”晋 · 傅玄《马钧传》:“美玉所以见诬为石,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。”
2.比喻人纯朴的本质。
反璞归真。
外语翻译
- unpolished gem, uncarved gem
- jade bru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匹角切;《正韻》:匹各切,𡘋音樸。《玉篇》:玉未治者。《增韻》:玉未琢。《韻會》:玉素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璞散則爲器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明璞俊。
又,《韻補》叶普木切,音朴。司馬彪〈贈山濤〉詩:卞和潛幽冥,誰能證奇璞;冀願神龍來,揚光以見燭。《正字通》:或曰璞本有朴、僕二音,非叶也。《正韻》收璞入六藥,一屋闕璞,誤。
注解
〔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璞〕字拼音是p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菐,五行属水。
〔璞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菐( pú )声。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。也指未雕琢的玉。
〔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ú] ⑴ 未雕琢过的玉石,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⑵ 喻人的天真状态,质朴,淳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