㔣
力部17画左右结构U+3523
外语翻译
- in ancient times to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by pushing down the big rocks from up high; to throw over, to urge; to exert oneself, to carry in the bosom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盧對切,音類。《玉篇》:推也。一曰懷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倫追切,音罍 —— 推也、勉也。
义或作𠢿。
注解
〔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。
〔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éi、l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畾、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盧對切頁碼第460頁,第26字續丁孫
㔣
異體𠢿
推也。从力畾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魯内反頁碼第1082頁,第2行,第2字述
推也。從力,靁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書史謂於城上推木石下摧敵謂之㔣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盧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15頁,第12字
推也。
段注推依今音他回切。㔣者,以物磊磊自高推下也。古用兵下礧石。李陵傳作壘石。晁錯傳具藺石。如淳注曰:城上雷石。《周禮》注亦作雷。《唐書・李光弼傳》。擂石車。又作擂。其實用㔣爲正字也。故許書之字可用而不用者多矣。《子虛賦》曰:礧石相擊。硍硍礚礚。亦當作㔣。
从力。靁省聲。
段注舊作畾聲。今依小徐正。盧對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