龡
龠部21画左右结构U+9FA1
外语翻译
- to blow, exha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吹本字。《釋名》:竹曰吹。吹,推也,以氣推發其聲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籥師》:掌敎國子舞羽龡籥。〈籥章〉:中春龡〈豳〉詩以逆暑。
义《說文》作𪛑,《玉篇》作䶴。見後䶴字註。隷作吹。
注解
〔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龠部。
〔龡〕字拼音是ch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龠、欠。
〔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uī] ⑴ 古同“吹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垂切頁碼第63頁,第9字續丁孫
𪛑
異體䶴、龡、𪛐
䶴,音律管壎之樂也。从龠炊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凡竽笙籥簫箎𥴦管壎之樂,吹之曰䶴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叱爲反頁碼第181頁,第4行,第1字述
䶴音律管壎之樂也。從龠、炊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壎,燒土爲之,大如鵝子,銳上平底,形如稱錘,六孔,故從火;吹之,故從欠、從龠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垂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3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52頁,第2字
䶴音律管壎之樂也。
段注八字一句。音律者,如王者行師,大師吹律合音是也。竽笙籥簫篪篴管皆竹屬。獨言管者。舉一以該六也。土屬則惟壎可吹。小師言𡔷,瞽矇言播,《笙師》言龡者。各因其文也。以人氣作音曰吹。
从龠。炊聲。
段注昌垂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