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缫的意思解释

纟部14画左右结构U+7F2B

纟部

14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XVJS

VMVVD

ZZKF

22194

4923

7150

U+7F2B

55155525111234 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sāo

基本解释

抽茧出丝。~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煮茧抽丝。

夫人蚕,以为衣服。 《孟子 · 滕文公》

缫车(缫丝用的器具);缫盆(浸茧的盆)

reel silk from cocoons;

2.通“藻”。文彩;修饰。

五采,十有二就。皆五采,玉十有二,玉笄,朱紘。 《周礼 · 夏官 · 弁师》

rich and bright colors;

3.“繰”

4.另见 qiāo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raw, reel
  • dévider un coc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古文: 𦃨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蘇遭切;《正韻𡘋音騷。說文》:繹繭出絲也。禮・祭儀》:夫人繅三盆手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子皓切,音早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五經文字》:繅,《》經或以爲薻藉之薻。周禮・春官・典瑞》:王晉大圭執鎭圭,繅藉五采五就。【註】繅有五采文,所以薦玉。又,〈司几筵〉:加繅席畫純。【註】繅,讀爲藻。儀禮・聘禮》:圭與繅,皆九寸。【註】雜采曰繅,古文或作藻,今文作璪。

集韻》:繅,或作繰、𦃐廣韻》:俗又作縿,非。

注解

〔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繅〕字拼音是s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巢

〔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āo] ⑴ 抽繭出絲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穌遭切頁碼431頁,第5

繅

異體繅、𦃨

繅繹繭爲絲也。从糸巢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穌遭切頁碼1025頁,第7行,第4

繅繹繭爲絲也。從糸巢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穌遭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571頁,第5許惟賢1119頁,第5

繅繹繭爲絲也。从糸。巢聲。

段注穌遭切。二部。俗作繰。乃帛如紺色之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