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摈的意思解释

扌部13画左右结构U+6448

扌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PRW

QJOC

DWPO

53081

2363

1787

U+6448

1214453212134 横、竖钩、提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bìn

基本解释

排除,抛弃。~弃。~除。~黜(罢黜并放逐)。~诸门外。

古同“傧”,迎宾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排斥;弃绝。

,相排斥也。 《玉篇》贤者于朝。 《淮南子 · 说林训》六国从亲以秦。 《战国策 · 赵策》忧患寻常事,留得豪情作楚囚。 恽代英《狱中诗》

摈兑(除掉;以命换命);摈落(排去,弃而不用);摈压(受到排斥压迫)

discard; get rid of;

2.通“傧”。导引宾客。

宗人 《仪礼 · 有司彻》君召使,色勃如也。 《论语 · 乡党》掌九仪之宾客相之礼。 《周礼 · 司仪》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则 《周礼 · 小行人》

guid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exclude, expel, reject; usher
  • recevoir, rejet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《正韻𡘋必仞切,賓去聲 —— 斥也、棄也。崔寔《政論》:寡不勝衆,遂見擯棄。

又,與儐同。導賓也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,在主曰擯,在客曰介。禮・聘義》:卿爲上擯,大夫爲承擯,士爲紹擯。【疏】承者,承副上擯也。紹者,繼續承擯也。周禮・秋官・小行人》: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則擯。【註】擯而見之王,使得親言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𤰞民切,音賓 —— 義同。

通作賓,俗作𢷤

注解

〔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擯〕字拼音是bì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賓

〔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n] ⑴ 排除,拋棄⑵ 古同“儐”,迎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必刃切頁碼260頁,第21

儐導也。从人賓聲。

異體𢷤

擯儐或从手。
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「儐」、「賓」同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比刃反頁碼669頁,第2行,第1

擯道也。從人賓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道,賓也。當言賓亦聲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69頁,第3行,第1

或從手作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周禮》皆作此擯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必刄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484頁,第1許惟賢651頁,第7

擯導也。

段注導者,導引也。《周禮》司儀注曰:出接賓曰擯。《聘禮》。卿爲上擯。大夫爲承擯。士爲紹擯。注曰:擯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也。《士冠禮》。擯者請期。注曰:擯者,《有司》佐禮者。在主人曰擯。按擯《經典》多作擯。《史記》作賓。廉藺列傳。設九賓於廷是也。《聘禮》。賓用束錦儐勞者。又儐之如初。又儐之兩馬束錦。又無儐。凡言儐者九。鄭曰:上於下曰禮。敵者曰儐。上於下曰禮,謂如主國之禮聘賓是也。敵者曰儐,謂如儐勞者,儐歸饔餼者等是也。鄭據《禮經》字作儐。是以《周禮》司儀賓亦如之,賓使者如初之儀皆云賓當爲儐。易賓爲儐。取賓禮相待之義。非擯相之義也。然則合二禮訂之。擯相字當从手。賓禮字當从人。許儐擯合而一。云導也。與二禮及鄭說不合。劉昌宗說《聘禮》儐與擯同。雖本許。而令學者惑矣。今《禮經》石本版本於此九儐字內錯出擯字。非是。又《毛詩・絲衣》繹賓尸也。《有司》徹賓尸。《經典釋文》古本皆作賓。又無必刄反之音。而唐宋石本版本賓儐錯出。要之古無作儐尸者。此學者所當知也。《小雅》。儐爾籩豆。傳曰:儐,陳也。

从人。賓聲。

段注必刄切。十二部。

儐或从手。

段注今《經典》作擯相字多從此。《莊子・徐無鬼》注曰:擯,棄也。此義之窮則變也。擯之言屛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