𡰫
意思解释
𡰫
niǎn基本解释
①柔皮。《説文•尸部》:“𡰫,柔皮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周禮》所謂攻皮也。函人職曰:革欲其柔滑而腥脂之則耎。《廣雅》曰:㞋,弱也,是與耎音義同。”
②柔弱。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𡰫,弱也。”《廣韻•獮韻》:“𡰫,柔弱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尼展切;《集韻》:忍善切,𡘋音撚。《說文》:柔皮也,从尸,側身狀;从叉,手用力也。《玉篇》:柔弱也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本闕㞋字,以𡰫字音訓,誤入前㞋字註,蓋未詳《玉篇》㞋字爲茲力切也。《正字通》既云㞋𡰫音訓各別,復以𡰫爲㞋本字,亦誤。
注解
〔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𡰫〕字拼音是niǎ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叉。
〔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ǎn] ⑴ 柔皮。《説文•尸部》:“𡰫,柔皮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周禮》所謂攻皮也。函人職曰:革欲其柔滑而腥脂之則耎。《廣雅》曰:㞋,弱也,是與耎音義同。”⑵ 柔弱。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𡰫,弱也。”《廣韻•獮韻》:“𡰫,柔弱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人善切頁碼第277頁,第17字續丁孫
𡰫
異體㞋
柔皮也。从申尸之後。尸或从又。
鉉注臣鉉等曰:注似闕脫,未詳。
附注段玉裁改為:「柔皮也。从尸、又。又,申尸之後也。」並注:「从尸,謂皮也。从又,謂申其後也。申者,引伸之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汝展反頁碼第708頁,第7行,第1字述
柔皮。從叉申尸之後也,或從又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人善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99頁,第3字許惟賢第700頁,第9字
柔皮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所謂攻皮也。函人職曰:革欲其柔滑。而腛脂之。則耎。《廣雅》曰:㞋,弱也。是與耎音義同。
从尸又。
段注會意。
又申尸之後也。
段注从尸謂皮也。从又謂申其後也。申者引伸之意。此九字大小徐本皆不完。今補。大徐作㞋。而曰或从又。小徐作㞋而曰或从叉。疑从又爲是。人善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