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遼的意思解释

辶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907C

辶部

15画

12画

半包围结构

DUJP

YKCF

WGKK

34309

U+907C

134432511234454 横、撇、捺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𢊻𨖚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liáo

基本解释

遠。~遠。~闊。

中國朝代名。~代。

中國遼寧省的簡稱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聲。从辵( chuò ),尞( liáo )聲。本義:遙遠。

2.同本義。

,遠也。 《說文》山修遠其兮。 《楚辭 · 九嘆 · 憂苦》。注:「遼遼,遠貌。」楚師遠,糧食將盡,必將速歸。 《左傳 · 襄公八年》眷故鄉之隔。 潘岳《登虎牢山賦》

遼絕(遠隔);遼險(遙遠險要);遼天(遠天);遼阻(遼遠阻隔);遼荒(荒涼遙遠)

distant;

3.開闊。

江山落,居然有萬里之勢。 《世說新語 · 言語》

遼落(通寥落。寂寥空闊);遼緩(寬緩);遼遼(廣遠的樣子);遼闊(遠大廣闊);遼空(遼闊的天空);遼原(遼闊原野)

broad and open;

4.久遠。

人生樂長久,百年自言 阮籍《詠懷》

遼遠(久遠);遼廓(久遠)

distant; faraway;

名词

1.中國遼寧省的簡稱 。

遼東之豕(比喻少見多怪。亦比喻平庸無奇);遼餉(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,以對遼左用兵爲名,加徵田賦銀三百萬兩,叫遼餉)

Liaoning Province;

2.水名 。即今遼河,古名遼水,又名大遼水。

遼口(遼河入海口)

Liao River;

3.朝代名 。公元916年,契丹族領袖耶律阿保機創建,國號契丹,兩年後建都皇都(今內蒙巴林左旗南波羅城)。公元947年改國號爲遼(983—1066年間曾重稱契丹),改皇都爲上京。疆域東北至今日本海黑龍江口,西北至蒙古中部,南以今天津海河、河北霸縣、山西雁門關一線與宋接界。

Liao dynasty;

4.通「僚」。同爲官吏,或朋輩。

黨感動。 《外黃令高彪碑》朝廷愍惜,百嘆傷。 《沛相楊統碑》

colleague; associate in offic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liáo

详细解释

1.遥远。

《文选 · 卢谌 · 赠刘琨诗》:“曷云涂辽,曾不咫步。”宋 · 陆游《居山》诗:“辽天渺归鹤,千载付茫茫。”

辽远。

2.久远。

三国魏 · 阮籍《咏怀诗》八二首之八一:“人生乐长久,百年自言辽。”

3.开阔。

唐 · 白居易《截树》诗:“开怀东南望,目远心辽然。”

辽阔。

1.朝代名。参见“辽朝”条。

2.河川名。参见“辽河”条。

3.辽宁省的简称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liáo

详细解释

1.遥远。

辽阔、辽远。

2.辽宁省的别称。

3.朝代名(916—1125)。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,后为金太宗所灭。尝与北宋对峙。初名契丹,后改称辽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istant, far
  • entfernt, weit weg (Adj)​, Liao He (Fluss in der Mandschurei)​ (Eig, Geo)​, Tartaren-Dynastie
  • éloigné, lointai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 )

唐韻》:落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憐蕭切;《正韻》:連條切,𡘋音僚。說文》:遠也。楚辭・九歎》:山修遠其遼遼兮。

又,《集韻》:水名,在遼陽縣。

又,《韻會》:國名,契丹之後,至耶律德光,號大遼。

注解

〔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遼〕字拼音是liá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尞

〔遼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辵( chuò ),尞( liáo )聲。本义是遙遠。

〔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áo] ⑴ 遠⑵ 中國朝代名⑶ 中國遼寧省的簡稱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洛蕭切頁碼55頁,第7

遼遠也。从辵𤊽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梨挑反頁碼159頁,第4行,第1

遼逺也。從辵尞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洛蕭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97頁,第3許惟賢133頁,第7

遼遠也。

段注《小雅》。山川悠遠。維其勞矣。箋云:其道里長遠。邦域又勞勞廣闊。勞者,遼之叚借也。

从辵。尞聲。

段注洛蕭切。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辽,遥远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尞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從辵、尞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(「遼遠」則行動難至);從「尞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尞」字本義為「柴祭天也」,此義與「遼」無關,故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