靴
革部13画左右结构U+9774
意思解释
靴
xuē基本解释
◎xuē ㄒㄩㄝˉ 有长筒的鞋。~子。马~。皮~。棉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革,化声。革,皮革。本义: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) 同本义。
尝有人著靴骑驴,至兆门外。
靴叶子(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);靴桶(靴靿。靴筒);靴衫(乘马时所穿的衣服);靴袍(穿靴时所服的官袍)
boots;
外语翻译
- boots
- Stiefel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呼𦚢切,音𢪎。《說文》:鞮屬。《玉篇》:靸也。亦履也。《隋書・禮儀志》:惟褶服以靴。靴,履也。取便於事,施於戎服。《廣韻》本作鞾,《集韻》亦作𩍇、𡲲、屨。
注解
〔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靴〕字拼音是xu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化,五行属木。
〔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革,化声。革,皮革。本义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。
〔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ē] ⑴ xuē ㄒㄩㄝˉ 有长筒的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許𦣛切頁碼第85頁,第22字續丁孫
𩎁
異體鞾、靴
鞮屬。从革𦾓聲。
附注《玉篇・革部》:「鞾,同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