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𦔮的意思解释

𦔮

耳部7画半包围结构U+2652E

耳部

7画

1画

半包围结构

BNV

SJU

CEZ

U+2652E

1221115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𦔮

zhé

1.拼音zhé。

2.耳朵下垂。

3.姓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 )

唐韻》:陟葉切;《集韻》:陟涉切,𡘋音輒。說文》:耳垂也。从耳下垂,象形春秋傳》曰:秦公子輒者,其耳下垂,故以爲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𦔮耳,國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亦姓。

又,《集韻》:昵輒切,音聶 —— 義同。類篇》或作𦕿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有𦔮無耴,𦔮篆書象耳下垂形。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𦔮耴兩收,𦔮訓耳垂,耴訓魚鳥狀,𦔮、耴自是二字。字彙》、《正字通》存耴遺𦔮,又誤以耴訓耳垂,𡘋非。今改正。

注解

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𦔮〕字拼音是zhé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㇄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陟葉切頁碼398頁,第15

𦔮

異體耴、䎲

𦔮耳垂也。从耳下垂。象形。《春秋傳》曰「秦公子輒」者,其耳下垂,故以爲名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从耳而引長之,以象其垂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陟聶反頁碼958頁,第6行,第1

𦔮􁑛𡍮也。從􁑛下𡍮,象形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秦公子耴。」耴者,其􁑛𡍮也,故㠯爲名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以𣈆景公黑臋之類言之也,此指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陟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362頁,第1許惟賢1027頁,第1

𦔮𠂹也。

段注𠂹各本作𡍮。今正。

从耳。𠃍𠂹,象形

段注𠃍今補。陟葉切。八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

段注按曰字衍。

秦公子𦔮者,其耳𠂹也。故㠯爲名。

段注今按《左氏傳》秦無公子𦔮。惟鄭七穆子良之子公孫輒字子耳。以許訂之,古本《左傳》當作公孫𦔮。《白虎通》所謂旁其名爲之字。聞名卽知其字。聞字卽知其名也。《左傳》云:以類命爲象。生而耳垂。因名之𦔮。猶生而夢神以黑規其臀。因名之黑臀。《吳都賦》魚鳥聱䎲。䎲音牛乙切。非此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