伺
意思解释
伺
sì基本解释
◎观察,侦候。窥~。~机。~察。~应( yìng )(等候响应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人,司声。本义:候望,探察。
2.同本义。
伺,候望也。 其后阁下位益尊,伺侯于门墙者日益进。
伺候(等候;服侍;衙役);伺觇(窥探);伺闲(窥测时机)
spy;
3.观察。
伺,视也。 童微伺其睡,以缚背刃,力上下,得绝。 逆阉防伺甚严,虽家仆不得近。
伺察(观察;侦察);伺望(守望;察看);伺漏(察看刻漏)
inspect;
4.守候,等待。
伺,候也。察也。 楚人贫居,读《淮南子》,得“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”。 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。
伺便(等待方便的时机);伺晨(等待天明);伺应(待机策应)
wait;
5.对待。
父牵车为业,伺小三如奴,偶不称意,便叱詈。
treat with;
6.另见 cì。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serve, wait upon, attend; examine
- aufpassen, beobachten , entdecken, herumspionieren , prüfen, begutachten , warten
- attente, garde, guet, servir (qqn), examiner, espionn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息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相吏切,𡘋音四 —— 偵𠋫也。又,察也。《前漢・文三王傳》:左右弄口積,使上下不和,更相眄伺。又,《唐書・陸贄傳》:李楚琳挾兩端,有所狙伺。
义又,通司。《前漢・灌夫傳》: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,令門下𠋫司,至日中,丞相不來。
又,《廣韻》:息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新兹切;《正韻》:相咨切,𡘋音斯 —— 義同。
义別作。
注解
〔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ì、c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司,五行属金。
〔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司声。本义是候望,探察。
〔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ì] ⑴ 观察,侦候㈡ [cì] ⑴ 〔~候〕a.在人身边供使唤;b.照料饮食起居(“候”均读轻声)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相吏切頁碼第266頁,第11字續丁孫
伺
𠊱望也。从人司聲。
鉉注自低已下六字,从人,皆後人所加。
白话解释
伺,观望并随时侍奉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司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從人,表示人在暗中觀察。從司,聲符,注明音讀(大徐本《說文‧人部》新附)。楷書之形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