𩉺
革部14画左右结构U+2927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何切;《集韻》:唐何切,𡘋音駝。《說文》:馬尾𩉺也。今之般緧。《廣韻》:鞍緧。《集韻》又作𩉻。
注解
〔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𩉺〕字拼音是t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何切頁碼第85頁,第18字續丁孫
𩉺
異體𩉻
馬尾駝也。从革它聲。今之般緧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「駝」作「𩉺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豆科反頁碼第235頁,第6行,第1字述
馬尾𩉺。從革它聲。今之般緧。
鍇注臣鍇曰:「謂今馬後鞦,連絡馬尾後者也。般者,槃。謂屈槃繞之也,緧今鞦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44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99頁,第1字
馬尾𩉺也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車紂,自關而東,《周雒》汝潁而東謂之䋺。或謂之曲綯。或謂之曲綸。自關而西謂之紂。《糸部》曰:緧,馬紂也。紂,馬緧也。《考工記》。必緧其牛。後鄭云:關東謂紂爲緧。按𩉺𩋃語相似。𩉺葢𩋃之轉語。
从革。它聲。
段注徒何切。十七部。
今之般緧。
段注四字疑後人沾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