驭
意思解释
驭馭
yù基本解释
①驾驶马车。驾~。~手。
②统率,控制:“以八柄诏王~群臣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从又,从马。又,手。用手驾御马匹。本义:驾御车马。
2.同本义。
驭,使马也。驭,古文御。 驭者,操辔也。 王良造父者,善服驭者也。 东野子之善驭乎? 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
驭夫(古官名。掌管驾驭车);驭吏(驾驭车马的役吏);驭人(驾车马的人)
drive a carriage;
3.控制,制约。
廪藏虚罄,难用驭远。
驭远(控制远邦);驭教(掌握教化);驭控(驾驭控制)
control;
4.统治;治理。
尉佗曾驭国, 翁仲久游泉。
驭宇(帝王统治天下。同御宇);驭宝(统治国家);驭历(统治天下);驭俗(整治习俗);驭外(办理外交)
dominate; rule;
名词
1.驾车的人。
颜回为驭, 子贡为右。
reinsman;
2.马;车驾。
风为驭,雷为车,无辙迹,有烟霞。
horse; carriage;
外语翻译
- drive, ride; manage, control
- besorgen, handhaben , lenken, antreiben
- contrôler, gé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牛倨切;《集韻》:牛據切;《正韻》:魚據切,𡘋語去聲。《玉篇》與御同,使馬也。《說文》:卸解車馬也。或彳或卸,皆御者之職,古作馭、𢓷、御、𢕜。一曰侍也、進也。《周禮・夏官・馭夫》:掌馭貳車從車使車,分公馬而駕治之。又,〈天官・大宰〉:以八柄詔王馭羣臣,以八統詔王馭萬民。又,〈夏官・大馭〉:掌馭玉路以祀,及犯軷。【註】大馭,馭之最尊者;軷,祭行道之神也。通作御。又,〈地官・保氏〉:五馭。【註】一鳴和鸞,二逐水曲,三過君表,四舞交衢,五逐禽左。《正韻》:《詩》、《書》皆作御。御與馭,義同者不得重押,義異者非。
注解
〔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馭〕字拼音是y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又。
〔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见“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牛據切頁碼第57頁,第14字續丁孫
𢕜
異體御
使馬也。从彳从卸。
鉉注徐鍇曰:「卸,解車馬也。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職。」
馭
古文御从又从馬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初形从卩午會意,午亦聲,會人跪坐持杵操作之意,因此有用、治的意思。《說文》把御和馭字混為一字,學者多已指出其誤。馭本義為使馬,早期金文从馬从𠓥(鞭)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午慮反頁碼第165頁,第6行,第2字述
使馬也。從彳、卸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卸,解車馬也;彳,行也。或行或卸皆禦者之職也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65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馭,從又、馬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牛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0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38頁,第1字
使馬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六藝。四曰五馭。《大宰》注曰:凡言馭者,所以𢿛之內之於善。此引伸之義也。
从彳缷。
段注按缷亦聲。牛據切。五部。
古文御。从又馬。
段注惟見《周禮》。
說文新證:第133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