鴜
鳥部17画上下结构U+9D1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卽夷切;《集韻》:將支切,𡘋音貲。《說文》:𪇳,鴜也。《玉篇》:水鳥,似魚虎,蒼黑色。
又,《廣韻》:疾移切;《集韻》:才支切,𡘋音疵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鴜〕字拼音是c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此、鳥。
〔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í] ⑴ 古同“雌”:“孤~鸣而独归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卽夷切頁碼第119頁,第38字續丁孫
鴜
異體䳄
𪈁鴜也。从鳥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即冝反頁碼第313頁,第4行,第2字述
𪇳鴜也。從鳥此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卽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14頁,第2字許惟賢第273頁,第10字
𪇳鴜也。从鳥。此聲。
段注卽夷切。十六部。按自鶩舒鳧也至此皆謂水鳥。而𪀐鴇鶬非水鳥。辭章家舖陳水鳥。或舉鴇鶬而不舉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