䥴
金部23画左右结构U+4974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鐫) to engrave or carve; as a block for printin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戸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懸圭切,𡘋音攜。《說文》:瓽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大鐘。
又,揚子《方言》:餽也。【註】鑴,音攜。
义又,《集韻》:一曰日旁氣刺日。《周禮・春官・𦕑祲》:掌十煇之灋,以觀妖祥,辨吉凶。一曰祲,二曰象,三曰鑴。【註】鑴謂日旁氣,四面反鄕如煇狀也。
又,《廣韻》:許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翾規切,𡘋音隓。《廣韻》:大鍾。《集韻》:鼎屬。一曰日旁氣。《周禮》〔釋文〕:鄭康成讀。
又,《集韻》:宣爲切,音眭 —— 亦日旁氣也。《周禮》〔釋文〕:劉昌宗讀。亦作下圭反。
又,《集韻》:涓畦切,音圭 —— 錐也。
注解
〔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鑴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巂。
〔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日旁云气。⑵ 大盆。⑶ 鼎一类的大镬。⑷ 大钟。⑸ 同“觿”,古代解结的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