㡣
巾部16画左右结构U+386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㡣
◎同“龙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龍) dragon, or the emperor; imperial, a Chinese family na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補遺
义《字彙補》:與龍同。《冊府元龜》:齊武帝小字㡣兒。
注解
〔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寅集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㡣〕字拼音是l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帝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鍾切頁碼第390頁,第5字續丁孫
龍
異體㡣、𢅛
鱗蟲之長。能幽,能明,能細,能巨,能短,能長;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从𠕎,飛之形,童省聲。凡龍之屬皆从龍。
鉉注臣鉉等曰:象夗轉飛動之皃。
附注羅振玉《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龍,卜辭或从,即許君所謂『童省』,从
,象龍形,
其首,即許君誤以為从肉者,
其身矣。或省
,但為首角全身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力鍾反頁碼第944頁,第6行,第1字述
鱗蟲之長。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從肉、飛。象形。童省聲。凡龍之屬,皆從龍。
鍇注臣鍇曰:「,肉飛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鍾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27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12頁,第3字
𩼩蟲之長。能幽能朙。能細能巨。能短能長。
段注四句一韵。
春分而登天。秋分而潛淵。
段注二句一韵。《毛詩・蓼蕭》傳曰:龍,寵也。謂龍卽寵之叚借也。勺傳曰:龍,和也。《長發》同。謂龍爲邕和之叚借字也。
从肉。
段注與能从肉同。
肉飛之形。
段注肉二字依《韵會》補。無此則文理不完。《六書故》所見唐本作从肉从飛及童省。按从飛,謂[⿺乚三]。飛省也。从及,謂[⿺一]。反古文及也。此篆从飛,故下文受之以《飛部》。
童省聲。
段注謂也。力鍾切。九部。
凡龍之屬皆从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