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諍的意思解释

言部13画左右结构U+8ACD

言部

13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YQVH

YRBSD YRNSD

SPXB

07657

U+8ACD

4111251355112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èng

基本解释

见“诤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ēng

详细解释

1.以直言纠正、规劝。

《新唐书 · 卷一六四 · 崔玄亮传》:“玄亮率谏官叩延英苦诤,反复数百言。”

谏诤、力诤。

2.竞争、争执。

《战国策 · 秦策二》:“有两虎诤人而斗者,管庄子将刺之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ēng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直言规劝。

诤臣、诤友、诤言、谏诤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o expostulate; to remonstrate
  • verwarnen (V)
  • avertir franchem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側迸切,爭去聲。說文》:止也。韻會》:謂止其失也。正韻》:諫諍,救正也。前漢・王褒傳》:諫諍卽見聽。說苑・臣術》:有能盡言于君,用則可生,不用則死,謂之諍。

又,《列子・湯問篇》:東北極有人,名曰諍人,長九寸。

又,《集韻》:通作爭。孝經・諫諍章》:天子有爭臣七人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甾莖切;《正韻》:甾耕切,𡘋音爭 —— 訟也。後漢・劉聖公傳》:平理諍訟。晉書・王沈・釋時論》:闒茸勇敢於饕諍。【註】叶平聲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《說苑・臣術》有能盡言于君。

謹照原書臣術下增篇字。

注解

〔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諍〕字拼音是zh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爭

〔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èng] ⑴ 见“诤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側迸切頁碼72頁,第3

諍止也。从言爭聲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諍,止也。从言、爭,會意,爭亦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側迸反頁碼202頁,第7行,第1

諍止也。從言爭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孝經》曰:「君有諍臣,不失其天下。」謂能止其失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側逬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378頁,第3許惟賢170頁,第6

諍止也。

段注經傳通作爭。

从言。爭聲。

段注側逬切。十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诤,以争辩方式劝阻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争”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