叕
又部8画田字结构U+53D5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to connect
- vites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陟劣切,音輟 —— 聮也。《玉篇》:連也。
注解
〔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又部。
〔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ì、zhuó、yǐ、jué,田字结构,可拆字为双、双、;、㕛、㕛。
〔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ì] ⑴ 同“綴”,“綴”本字。㈡ [zhuó] ⑴ 联缀。也作“綴”。《説文•叕部》:“叕,綴聯也。”《玉篇•叕部》:“叕,連也。”⑵ 短,不足。《淮南子•人間》:“聖人之思脩,愚人之思叕。”㈢ [yǐ] ⑴ 张网貌。《集韻•止韻》:“叕,張羅皃。”㈣ [jué] ⑴ 速。《集韻•薛韻》:“叕,速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陟劣切頁碼第483頁,第8字續丁孫
叕
綴聯也。象形。凡叕之屬皆从叕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叕,交絡互綴之象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誅劣反頁碼第1127頁,第3行,第1字述
綴聮也。象形。凡叕之屬,皆從叕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交絡互綴之象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陟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94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82頁,第1字
綴聯也。
段注以綴釋叕,猶以絫釋厽也。聯者,連也。
象形。
段注陟劣切。十五部。
凡叕之屬皆从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