𩊚
革部15画左右结构U+2929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盧各切;《集韻》:歷各切,𡘋音洛。《說文》:生革可以爲縷束也。《呂氏春秋》:乃以糜鞈置缶而鼓之。
注解
〔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𩊚〕字拼音是l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各。
〔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uò] ⑴ 生革缕带,因指生革。《説文•革部》:“𩊚,生革可以為縷束也。”《廣韻•鐸韻》:“𩊚,生革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盧各切頁碼第83頁,第5字續丁孫
𩊚
生革可以爲縷束也。从革各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勒託反頁碼第230頁,第3行,第1字述
生革可以爲縷束也。從革各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絡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盧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42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92頁,第5字
生革可㠯爲縷束也。
段注《小雅》。約之閣閣。毛曰:約,束也。閣閣猶歷歷也。按閣讀如絡。《秦風》五楘傳曰:五束歷録。生革縷束曰𩊚者,謂束之歷録也。
从革。各聲。
段注盧各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