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籒的意思解释

⺮部21画上下结构U+7C52

⺮部

21画

15画

上下结构

TRGL

HQMW

MDXK

88562

U+7C52

314314121122155125121 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籀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 )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又切;《集韻》:直祐切,𡘋音胄 —— 史籒,周宣王太史名,造大篆。法書攷》:籒文者,史籒所作也,與古文大篆小異,後人以名稱書,謂之籒文。七略》曰:卽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,與孔壁古文異體,卽奇字也,其跡則《石鼓文》存焉。學古編》:李斯既作小篆,遂以籒文爲大篆。

又,《說文》:讀書也。

注解

〔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籒〕字拼音是z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㩅

〔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òu] ⑴ 同“籀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直又切頁碼142頁,第15

異體

籒讀書也。从竹㩅聲。《春秋傳》曰「卜籒」云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長宥反頁碼363頁,第3行,第1

籒讀書也。從竹㩅聲。《春秋傳》曰「卜籒」云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諷,誦書也;卜籒,謂讀卦爻詞也。顏氏《匡謬正俗》曰『詩不可抽也』注:『抽,讀也。』司馬遷曰:『紬《史記》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直又切古音第三部頁碼758頁,第2許惟賢338頁,第4

籒讀書也。

段注《言部》曰:讀籒書也。敘目曰:尉律學僮十七巳上始試。諷籒書九千字。乃得爲吏。試字句絕。諷籒連文。謂諷誦而抽繹之。滿九千字皆得六書之恉。乃得爲吏也。此籒字之本義。經傳尟用。周宣王時大史以爲名。因以名所箸大篆曰籒文。迄今學者絕少知其本義者。故於讀下籒書改爲誦書。於敘目釋爲籒文九千字。重悂貤繆。可勝嘆哉。《毛傳》曰:讀抽也。《方言》曰抽,讀也。抽皆籒之假借。籒者抽也。讀者,續也。抽引其緒相續而不竆也。亦假紬字爲之。大史公《自序》。紬《史記》石室金匱之書。如淳云:抽徹舊書故事而次述之也。亦借繇字爲之。《春秋傳》筮繇辭。今皆作繇。又俗作𦅸。據許則作籒。服䖍曰:繇,抽也。抽出吉凶。

从竹。㩅聲。

段注此形聲包會意。直又切。三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籒云:

段注《左傳》筮皆云繇。此言以該筮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